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陈圣来: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是什么让这条路越走越宽广?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圣来 2019-11-24 06:31
摘要:“一带一路”不光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更是跨文化的交流。

【编者按】2019年正接近尾声,在这一年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7次出访,主持4次主场外交,全面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风范。在不同场合,共建“一带一路”始终是个重要话题。在上海社科院陈圣来研究员看来,“一带一路”不光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更是跨文化的交流。以下是他在同济大学“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想。同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二者共同构成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这一概念是从我国几乎家喻户晓的“丝绸之路”衍生和发展起来的。但“丝绸之路”这个提法并不是中国人率先提出的,而是在19世纪由一位名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的德国人提出的。李希霍芬在1877年出版了五卷本巨著《中国——以亲身旅行为基础的研究结果》。在书中,他把历史上形成的那条从地中海经中亚地区至远东的陆上商道首次称为“丝绸之路”,很快这一概念就流行开来。其后,他的学生斯文·赫定,一位瑞典人,在1936年写了一本书,题目就叫《丝绸之路》。

今天,我们要更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对其历史沿革和时代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带一路”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更是跨文化的交流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希望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征的丝绸之路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的基础上,把中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相关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实行全方位开放的一大创新举措。

我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建立起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对话机制,但又不仅仅限于沿线65个国家。“一带一路”是开放性的公共平台,是一个面向世界的倡议和愿景。我国政府明确表示“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实际上“一带一路”已成为造福全世界人民的全球化方略,它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一带一路”陆上贯穿亚欧非大陆,并通过海洋连接美洲、大洋洲等。它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能够促进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公元前张骞等开拓的这条丝绸之路,2000多年后还在绵延不绝,而且大有越走越宽广之态势。亘古至今,从来没有一条路富有如此活力。在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亲身经历。我有一次出访了两个国家:韩国与乌兹别克斯坦。有意思的是,竟然都和“一带一路”发生关联。

我到韩国参加的是他们在庆州举办的丝绸之路博览会,参会的都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入博览会大门,正中的第一家就是西安的展位,是丝绸之路的起始地。韩国政府非常重视这个丝绸之路博览会,每届开幕式总统都会亲自参加。接着,我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据说,中国发明造纸术,先传到在撒马尔罕,然后再传到欧洲。当年唐朝与新兴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亚的势力摩擦不断,在怛罗斯战役中,阿拉伯人将中国战俘沿着丝绸之路带回撒马尔罕,而这些战俘中就有长于造纸术的中国工匠,于是造纸术在撒马尔罕安寨落户,并最终传播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至今,撒马尔罕还完整保存着当年中国传到这座古老城市的原始造纸工坊。

2000年前的一条丝绸之路,至今还跨时间跨空间地惠泽着这么多城市和这么多人口,令人赞叹。然而“一带一路”不光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更是跨文化的交流。实际上,丝绸之路从它缘起,就是一项跨文化事件。

“一带一路”是经济的交流,也是生活方式的传递

丝绸之路因丝绸而起,丝绸在当时可是奢侈品,但同时它又是纺织品、工艺品、时尚品、美术品、服饰品,这里就牵涉到工业文化、商业文化、时尚文化、美术文化、服饰文化、创意文化等,由丝绸这一市场“宠儿”带出一系列跨文化现象。

虽然丝绸之路由丝绸而起名,但沿路运输交易的不仅仅局限于丝绸。与它同时走红的还有中国的另一“宠儿”瓷器,中国的瓷器也是声誉鹊起的宝贝,当时在超过7000公里的沿途中,各国元首和达官贵人以穿中国丝绸和用中国瓷器为炫耀。由此带动丝绸之路一路上奇货可居,各呈异彩。如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黄瓜、石榴等,都开始流传进来,而胡琴、琵琶、大阮、三弦等乐器也逐渐从域外乐器变成了正宗的中国民族乐器。因此,丝绸之路开启的虽然是一场沿线商业交易,但实际变成了广泛的跨文化交流。这种交流从物品到语言、文字、技术、艺术、制度、宗教、教育,不一而足,以致最后成为思想观念形态的交流。就如杨福家院士在他的《从复旦到诺丁汉》一书中所说:“张骞通西域时(公元前120年)惊奇地发现,中国的丝绸、陶瓷已比他早好多年就到达了西域,国与国交流,商人一定先行!商人带去的不仅是商品,而一定同时带去了本国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一次次商品交易中彼此传递着文化的讯息,在一次次的贸易往来中彼此促进着文化的互通,从而使古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认同,“民心相通”正是构建在这样的认同之上,才使得这种跨国界、跨文化的相互关联延续至今。

文化,可以看成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与灵魂,与承载着这种文化的民族须臾不可分离。人类的生存发展,其实质即是文化的共生共荣。文化的共生性还表现为它与经济等领域的交融和共进,并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凸显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然而,文化的差异性与共生性是相辅相成的,共生性是弥合差异性的基础,差异性又是促进进一步沟通交流的动力,并在相互碰撞中强化借鉴与补充——不是在碰撞中使一种文化消失,而是在碰撞中共同成长。文化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界定,但我认为,简言之,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和情感表达。因此,它不光是物品的交流,更是生活方式的传递,一定会带来观念的创新与思维的碰撞。

想当年丝绸这种全新的纺织品,以炫人的形象出现时,一定会对当时人的衣着、时尚、消费、审美等产生冲击。据记载,丝绸一度成为罗马人狂热追逐的物品,市场上价格飙升到每磅12两黄金的天价。丝绸成为罗马少女的最爱,她们穿着丝绸衣服招摇过市,成为一道夺目的风景,以至于引发罗马元老院的担忧和恐慌。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跨文化交流,是在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度注入一种异质,而这种异质的注入,不是颠覆,不是倾轧,不是取代,更不是覆盖,而是一种渗入,一种激活,一种嬗变,一种纳新,它会起到双赢多赢的结果。

“一带一路”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思想基础、情感土壤和精神纽带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跨时2000多年。今天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可以从丝绸之路上汲取什么,继承什么?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人在建设“一带一路”中的特殊作用。丝绸之路的崛起,是因为有了张骞、班超、唐玄奘、郑和、鉴真等这样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志士,他们用其一生来凿通这条通天大道。例如,唐代著名高僧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鲁迅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同是唐代的鉴真,他是赴日本传戒并首创日本律宗的高僧。我今年8月去奈良,专门拜访了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被确定为日本国宝。鉴真从发愿东渡传戒,受了五次航海的挫折,第六次在他66岁时才如愿。到达日本时,前后同伴已死去36人,然而他不顾生命危险,不顾双目失明,经过12年终于达到了赴日传戒的目的。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他的遗体荼毗后,即葬在该寺东北角的松林中。

现在从地理概念上不会有他们这样的艰难险阻,但是除了地理因素以外,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并不少,因此要有这样一批有识之士有为之士,孜孜不倦、经年累月地去做这样的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

其次,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我们要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的引领。创新是文化的灵魂和动能,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古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引领之路。当年丝绸之路的兴起,就是因为有了丝绸这样焕然一新的物品的出现,它的出现完全更新了传统纺织品的概念,极大提升了传统审美的等级层次,同时还对相关的图案设计、染色工艺、服饰款式等都带来革命性变化。由此这条丝绸之路上新兴的陶瓷工艺、造纸术、乐器歌舞,乃至宗教流派都纷至沓来,各呈异彩,促进了创新思维、创新工艺和创新成果的发展。今天我们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就要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发散地和创新成果的共享带,就是要以创新为动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科技手段,推动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而要做到这一些,就必须要从组织机制和活动机制上扩散这种创新合作与创新成果。

同时,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我们要注重文化存在的多样性。古丝绸之路上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欧洲文明,和而不同,交相辉映。现在“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和合作要构筑一个包容性和谐性互补性的发展平台,推动不同文明的互鉴共荣。这是一个繁多民族的集聚带,甚至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语言、服饰、习俗、伦理,要扶持每个民族的文化自由发展。当年丝绸之路就是通过这条通天大道的交流,滋养了每个民族,又焕发了各个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比如,我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文化血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伦理观念,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性,是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由于地缘和历史原因,“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不同程度上受到这种文化的辐射,尤其是表现在传统节日文化上,形成了一个以节庆文化为中心的城市间文化交流体系。“一带一路”是经济带,更是精神文化与节日文化传播交流互鉴之路。从这一意义上,我很欣赏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的两年一届的“东方旋律”撒马尔罕音乐节。我担任国际评委会主席的这一届音乐节吸引了47个国家参加,隔两年后的一届吸引了60个国家参加。而且参加的节目都充满着十分浓郁强烈的民族气息,是民族文化的饕餮大餐。

丝绸之路具有跨文化传播的强大生命力,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接受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进行自我选择与改造重建,因此,丝路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双向性、互动性特点,其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多元、包容、自信、自强的文化心态,更有利于构建跨文化的亲缘性。跨文化传播中的形象蕴含着不同文化间想象的自我诠释,兼有“自我”和“他者”的双重意蕴。丝绸之路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不仅是一个行政区域与地理方位的概念,更包含了历史、民俗、宗教、艺术等综合形象元素。这种多元包容的丝路文明无疑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激发海外的“中国想象”。 因此,“一带一路”的建设是跨文化的、包容的、多元共存的交流,而不是封闭的、割裂的、排斥的、一尊独大的蚕食与吞并。

最后,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我们要注重合作而不是对抗,互补而不是竞争,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充满竞争,尤其在经济和商业领域,更是明里暗里充斥着对抗和陷阱。当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就是要去寻求合作,与周边国家结成最广泛的联合阵线,以保证长治久安。中国通过丝绸之路将造纸术、活字印刷、炸药、坎儿井等传到丝绸之路沿线,而这些沿线国家也纷纷将他们酿造的葡萄酒,制作的香料、毛皮、宝石等流入中国。正是在这种交流交易中,完成资源与优势的互补。因此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寻求合作,创造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与可能性。

“一带一路”的倡议和设想,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步骤和伟大实践。通过协商对话、自愿链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新型合作关系,建立全球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机制,构筑一个开放式的互动互利的合作体系,让沿线和周边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分享中国成功经验。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只有让参与各方看到利益的召唤和利益的潜质,他们才有参与的兴趣和动力,而且这种利益是惠及双方或多方的,是一个利益多棱镜和连环链,只有这样他们才相信这种利益的实在和可靠。只有共同的利益才能将合作双方交织成为利益共同体,于是相关各方才会负担起各自切实可行的责任,交织成为责任共同体。只有双方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与责任共同体,才会休戚相关,同舟共济,构筑起命运共同体。所以,“一带一路”倡导、推广和实践的过程,将以中国为主导,以中国方案为引领,以中国提供的资金、技术、产能为支撑,让参与国搭乘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从而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共同发展,并造福于世界。

在现今世界上,单边主义是行不通的,共商共建共享共赢才是正道。因此,要加强“一带一路”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消弭民间的隔阂,用文化来构筑人类共同美好的精神乐园,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类共同精神家园是通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它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思想基础、情感土壤和精神纽带,从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共识。我们必须注重软实力的建设与提升,注重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转化,要在民心相通上精耕细作,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襟和气派争取民心,使之共襄盛举。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求同存异,和合共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展示中国的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基础和全球基础,建设一个和平美丽平等包容的世界。


【思想者小传】

陈圣来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国际文化学会会长。多次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和文化部重点课题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大、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兼职教授。曾创建东方广播电台,并任台长、总编辑。创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并任总裁。2010年当选为亚洲艺术节联盟主席,两次被世界节庆协会授予“杰出中国人物奖”。2011年被任命为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出版有《生命的诱惑》《广播沉思录》《晨曲短论》《品味艺术》《艺术节与城市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新视野研究》《城市的救赎》等多部专著。(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