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学术献礼新中国70年③ |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是怎样逐渐深化的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19-10-19 18:28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民生保障的主要经验,一是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重要位置,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者不矛盾。

社会建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内涵开始向改善与保障民生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70年的社会建设过程中,围绕社会建设本身,经历了一个怎样逐步认识深化的过程?这些问题成为10月15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华东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七届(2019)学术年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之一“社会建设:变与不变”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社会学专家学者重点探讨的学术命题。上海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解超在致辞时指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七届(2019)学术年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论坛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关系、上海城市发展十大主题。今年与华东理工大学合办的“社会建设:变与不变”主题论坛,希望从更长的历史时段总结与展望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社会发展有启发意义的、具有学术价值的重要观点和智慧。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李涛在致辞中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本次论坛探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经验与挑战,对推动社会科学的话语创新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希望与会专家围绕社会建设的变与不变,碰撞思想、广泛交流、深入研讨,为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智慧。

社会建设为什么越来越倾向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主旨报告环节,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社会建设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报告。重点对学界和政府围绕“社会建设”的两套话语体系进行了比较。他以党的十九大为节点,将社会建设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4年-2017年,此阶段重点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即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第二个阶段是2017年十九大以后,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加强社会治理”的社会建设,即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其次,他谈到十九大报告之后,将社会治理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后,社会治理本质上根本目标是从维稳转向了维权。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其实质就是维护人民群众追求安全的权益。最后,他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加强民生建设,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社会建设最后成功与否,则是党和政府人民性的“试金石”。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教授作了题为 “新中国70年的民生保障变迁与社会政策发展”的报告。关教授将新中国70年分为改革前30年与改革后40年,以改革前后民生保障的变迁史来引出相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的发展史,进而总结出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民生保障的主要经验,一是始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重要位置,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二者不矛盾。但同时,70年民生保障中依然面临总体福利水平高低、国家与社会关系强弱、福利分配公平与否、民生保障是否促进就业等改革议题。

从社会学视角看经济结构变化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作了题为 “70年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的报告。张教授以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关于三大产业就业人口数、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贫困人口数、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数、阶层结构数的数据变化图来引出今天“变与不变”的主题。他指出,从就业人口判断,2000年以后,我国实现了从典型的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工业强国——服务业强国的转变;从城乡居民收入衡量,过去的7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基本保持不变,但贫富差距问题突出;从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数的变化得出中国正从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教育发展,就业人口和劳动力整体素质在显著提升;从阶层结构来看,他认为中国阶层结构的变化,后40年意识形态、制度性因素在弱化,而非制度性因素在强化。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刘少杰教授作了题为“当代空间社会学的现象学基础与崭新视野”的报告。他从空间社会学谈了自己对社会治理的看法,他提到在过去启蒙运动到工业化,到20世纪七十年代这段时间,人类主要追求的是效率、提高、统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到当代,西方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包括苏联、中国也开始了市场化改革,市场改革带来社会分化,这个分化更促进社会的效率提高,更促进个体能力和意志的充分发挥。他指出,空间社会学认为人类不能仅追求效率、技术,要承认差异、多样性和个别性,今天我们总结过去的历史、面对今天的现实,在时间、效率追求和多样性差异的统一承认中要去寻求中国社会时间和空间的统一。

70年社会转型的分与合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作题为 “中国社会的‘分’与‘合’”的报告。何教授以“分”与“合”来理解中国社会70年的发展进程。他认为近代中国就面临人心分散的巨大挑战,这是“分”的现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共产党领导下,通过组织体系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组织起来,“合”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体现在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市场化改革,这一时期的“分”给社会带来充分活力的同时遭遇团结的巨大挑战,社会矛盾问题突出。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进而一个更加强调“合”的阶段,强调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社会组织,以及现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从严治党,通过党领导和组织社会,寻找新的“合”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社会层面“分”的趋势仍在不断的继续,主要表现在:一是人群分层;二是人户分离;三是身心分隔,这需要系统、制度和心灵层面的整合。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作了题为 “难以成‘型’的转型:变迁之中的社会转型及其困境”的报告。文教授从“转型”概念的发展以及当前“转型”研究热提出“当前社会转型难以成‘型’”的观点。他认为,从起点看,我国的转型是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应激性反应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从转型节点看,一是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等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冲击下,这个型难以出现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二是内部的流变导致的冲突,使得可能出现转型的社会结构既难以获得时间上的持久性,也难以在空间上型塑相对稳定的“外形”;从终点看,社会在加速,时空在分离,社会时间在加速,但政治层面有惯性,未来发展的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会存在张力;从目标看,过分关注物质层面原来量化的转型,可能忽视对人文关怀、人本价值的发展,缺乏对人自身的关注。最后,文军指出,我国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异质性共存、冲突中同步推进、实现共建共享发展的”社会转型,要突破“压力型体制、价值共识减少、部门分立体制、多元分散社会格局、流动性与全球化等冲击”的多重困境。

在圆桌论坛环节,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认为,社会空间必须考虑市场因素,因为市场无处不在,市场加上交通、信息,社会空间是扩大;最后,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人类微观个体、婚姻家庭、传统道德、集体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背景下重谈国家整合、社会整合,也是新时代最重要的社会学研究方向和领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