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跟你说说短暂求学路上,三位照亮我心的老师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祝义 2019-09-03 07:50
摘要:同学们全都惊呆了,整本册子都是标准的“周体”,每一篇作文都是周老师亲自用钢笔在蜡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刻印出来的。

每次读到《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都会引起我心灵的震动。诚如鲁迅先生所说:“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名字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对于上过学的人,谁能轻易忘记曾向自己“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数十年过去了,在我的心中也始终铭记着“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并影响我一生的三位老师。

启蒙

1958年,我小升初考上了老城厢昼锦路上的明德中学。

新任班主任卢淑贞是印尼归侨,虽然操着一口不纯正的普通话,但她对学生十分和蔼可亲。

一天下课时,卢老师双脚刚迈出教室,突然又回过头来,向我招着手,要我跟她去趟办公室。

让我去办公室?开始我心里的确很慌张。但当我跟随着她进了办公室,她却随和地问我平时看过哪些小说?我一脸懵然,那个时候除了从课本上读到一些课文外,我几乎没有接触过一本文学书籍,我也根本不懂什么叫小说。面对老师的提问,我如实地摇摇头。

可是,卢老师没有半点惊讶的表情,她打开她办公桌的屉斗,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本书,递给我,说:“这本新出版的小说,值得你拿去看看。”

我接过来,一看封面上《青春之歌》四个字,感到特别亲切。虽然并不知道这本书写的什么内容,但封面上一群意气奋发,激情昂扬的男女青年的画面立刻吸引了我。我把书紧紧抱在怀里,向卢老师鞠了一躬:“谢谢老师!”

此后,我利用空余时间沉浸在阅读《青春之歌》之中,如痴如醉。林道静、卢嘉川、江华、林红……一个个献身革命的英雄人物,铭刻在我的心中,使我崇敬。

不久,卢老师又推荐我看《中国青年》杂志。我打开一看,里面刊登着不少讨论《青春之歌》的文章,在我潜意识中突然萌生出:老师她不会无缘无故地借书给我吧?但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


图文内容无一一对应关系

不过,自从读了《青春之歌》后,原先一个浑浑噩噩的我豁然开悟;青春是美丽的,但岁月岂能虚度,唯有像林道静、卢嘉川那样,心存志向,生活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此后,我喜欢上了看书,先后读了《林海雪源》《三家巷》《红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不厌其烦地将富有启迪、铿锵有声的警句、段落,一一抄录在本子上。它不仅在当时震撼了我的心灵,就是后来对我的人格成长,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育苗

升初三时,换了个男班主任,他叫周国庆。中等个子,眉毛浓黑,双眼皮很深。他教语文,讲课不刻板,引人入胜。同学们都喜欢上他的课,特别是他上的作文课。当天他将同学写好的作文簿收交后,等到下一堂作文课,他进教室来,必定是抱着两叠作文簿,一叠厚,一叠薄。双手撑在讲台上,用锐利的目光扫了一下同学们,开口道:

“你们写的作文,我看了,批了,”他拿起一叠薄的本子,面部表情颇为兴奋地说:“这里几位同学写得挺不错,我现在给大家唸一下,随后你们一起评论评论,好不好?”

接着,周老师从薄的一叠中抽出一本,离开了讲台,一边在课桌之间狭长的走廊间行走,一边神情专注地开始朗读了。声调抑扬顿挫,每念到精彩之处,不仅提高嗓音,还会摇头晃脑,表现得陶醉。完了,他会问:“你们猜一猜,这篇作文谁写的?”

此时,课堂里七嘴八舌,热闹起来。大家都在猜。老师好像故意卖关子,不揭晓答案,又开始了第二篇的朗读。如此周而复始,直到周老师将他手中那几篇“佳作”全部朗读完毕,课堂里已经炸开了锅,好奇、亢奋、不服气,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同学们对作文的极大兴趣。就在你追我赶的竞争热潮中,我班涌现出众多的写作文的好手。

谁也没有想到,临毕业前夕,人人收获了一份周老师赠送给大家的厚礼。那是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册子,封面上好像题着“萌芽集”几个字。翻开一看,目录页上汇集了平日作文课上被老师朗读过的“佳作”,分记叙文、论说文、应用文不同体裁编排。

同学们全都惊呆了,整本册子都是标准的“周体”,每一篇作文都是周老师亲自用钢笔在蜡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刻印出来的。每个字里不仅寄托了老师对学生厚爱,也寄托了老师对学生的期许。我个人内心是震撼的。虽然纸张是粗糙的,装订同样是粗糙的,但对我来说,周老师编印的这本册子十分珍贵,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珍藏着。


图文内容无一一对应关系

引路

应汉光老师原来是山东大学中文系学生,因为身体原因回上海休养期间,来我们学校担任了大队辅导员。那时我是大队委员,这让我们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他思想活跃,点子很多,在他的指导下,当年我们少先队大队部工作开展得非常活跃。但就在我进入初三下半学期时,应老师重回山东大学继续学业去了,而我却在中考前夕,体检查出患了肺结核,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这使我的情绪坏透了,失落、悲观、苦闷终日萦绕着我。愁眉苦脸的我,整天闭锁在家里,足不出户。

正当我陷入极度消极悲观之际,一天上午,我突然收到一封寄自山东济南的信,正是我敬重的应老师寄来的。急忙拆开来看。应老师责怪我为什么不将休学的事告诉他,劝我要振作起来,绝对不能被挫折击倒。他说,虽然患病失去上学的机会,但成才不是只有华山一条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没有机会上学,同样可以通过自学学到知识,掌握知识。他让我一定要看看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高尔基说过:“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

应老师说,高尔基也没有上过大学,但他通过自学,不仅向书本学习,同时向生活学习,最后他斩获了成功。一个人的价值全决定于他自己,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快乐!

我一遍遍地读着,思绪翻滚。眼前突兀展现出一条充满生机的阳光大道,心里的郁闷瞬间得到了释放。我终于省悟到,不能再沉沦下去,要静下心,好好谋划一下自己的未来……

经多年努力,我像有再生的感觉。是的,我明白,挫折是人生的常态,人生道路上没有顺风顺水。虽然我的学业之路很短,只受过初中教育,但我十分幸运,在如此短暂的学生生涯中遇到了可敬的三位恩师,他们不仅教授给我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向我指出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