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在场 > 文章详情
网红商业艺术展无可厚非,但有些趋势我们必须说说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董天晔 2019-08-09 15:11
摘要:当满足流量、社交需求和逐利思维成为“展览”的设计初衷和关注焦点,那么是不是到了我们该好好谈谈展览的时候了?

近日,一场名为“失恋博物馆”的商业展览正在市中心一家商场举行,网上的第三方评价榜单中,它高居全城同类展览第二名。但当我们来到现场,却发现有些不大对劲。

在展览入口处的墙面上整齐贴着四排写着前任的垃圾袋,切中当下垃圾分类的热点。

在现场陈列着和失恋相关的物件,还有印在墙面、条幅上一句句伤心哀叹的话语。无论物件还是话语,都像极了网上情感类微信公众号的调调,整个展览形同大型心灵马杀鸡现场。

展厅里随处可见与失恋有关的“金句”。

很多观众会拿起展品拍照,这是具有很强互动性的部分,可一个真正的展览向来不会允许观众触碰展品。

当然,作为网红展览的必备元素,互动和自拍肯定是少不了的。参观者可以在便签上写下自己的“失恋物语”,并把它悬挂在天花板上;或者在廉价吊灯和玻璃幕墙构成的空间里随意自拍。从年轻观众现场的参与度来看,似乎还挺受用这样的“博物馆”。

观众在展厅写下自己的失恋心情,挂在天花板上,也算一件“装置作品”。

廉价的吊灯和整面玻璃幕墙形成了绝好的自拍空间,这样的“装置”如今似乎成了网红展览的标配。

随意拼贴的当代艺术符号、适合自拍的镜面空间和故作煽情耸动的话语,由这些元素组成的网红展现已成为商业地产吸引人气的重要手段。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当满足流量、社交需求和逐利思维成为“展览”的设计初衷和关注焦点,那么是不是到了我们该好好谈谈展览的时候了?当我们决定去看展的时候,如果看到都是这样的“展览”,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可否认,互联网普及带来去中心化浪潮,传统的权威话语不断被消解。具体到艺术展览领域,就是一部分“不接地气”的作品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另一部分自带流量和具备较强体验性的作品成为消费市场趁手的赚钱工具。与其批驳赚钱工具,不如来谈谈,那些以当代艺术为代表的“不接地气”的作品究竟怎么了。

很多人有共鸣的一点是,今天无论你走进M0MA(现代艺术博物馆)还是古根海姆美术馆,如果欣赏当代作品时不借助导览,很可能一头雾水,从作品本身去建立情感共鸣和联系更是无从谈起。这就是当代艺术的一个典型困境:当艺术家们奋不顾身在思想边界勇敢拓展之余,猛然回头,却发现身边已空无一人。

从历史维度看,现当代艺术的兴起本身却是和普罗大众紧密相连的。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才向公众开放;工业革命催生出的新兴城市中产阶级,开始对文化艺术产生强烈的消费冲动。剧院、音乐厅、美术馆这些公共艺术消费空间迅速建立。不再服务于皇权、教权的艺术向市民阶层敞开大门,并由此形成了一套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价值系统。

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套经典价值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当代艺术并没有拿出应对之策,也无法像前辈们那样,巧妙地找到与大众旨趣的结合点。概念先行、摒弃形式美感的抽象作品大量涌现,导致观众渐行渐远。这种情景下,靠自拍或心灵鸡汤话语起家的网红展来攻城略池,也就显得容易理解了。

但无论网红展多么红火,它终究无法承担起传承人文社会价值的重任,就像大多数真正的艺术家即使不反对观众以自己的作品作为自拍背景,但仍然更希望观众能放下手机,好好感受创作者想表达的东西。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在艺术市场较为成熟的西方社会,如此荒腔走板的网红艺术展似乎不像国内这么普遍。反观国内,一方面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接续“他人传统”,另一方面在高度商业化背景下,不计得失地搞“纯粹的”艺术展览也有些悲壮且无力。但我们依然要有信心,今日中国有足够丰富的物质和精神土壤,假以时日必将培养出区别于传统西方语境的,优质的当代艺术作品。

栏目主编:章迪思 文字编辑:章迪思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