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老物件展览扎堆,上海老物件的故事到底怎么讲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19-08-04 06:00
摘要: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一起加入寻找的队伍,把当年的设计者找出来,把他们设计背后的故事更完整地讲述出来。

近年来,设计界迎来了怀旧和复古的风潮,纷纷推出向老物件致敬的新设计。

同时,不少老品牌、老字号试图强势回归,玩跨界、玩联名,不时引爆网络。 但由此也引发了热议:如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老物件,讲好它们的故事?在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如何发挥设计的力量,助力老品牌以更主动、更轻盈的姿态面向市场、走向年轻一代,擦亮“上海购物”品牌?

前不久,静安区图书馆以“父辈的设计”为主题,展出了51件与市民生活相关的老物件。上月,上海当代艺术馆艺术亭台又迎来了“阅读城市———上海风景南京路”展览,30余件上世纪60至80年代被带往全国各地的上海货,得到市民、游客的齐齐点赞。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上述两个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平面设计师姜庆共,倾听他心目中上海老物件的“重生之路”。


老物件的设计背后,是审美、情感和流动的历史 

上观新闻:您是长期关注城市文化的“老上海”,这次怎么想到要办上海老物件的展览?

姜庆共:这可以溯回到我2009年刚开始做《上海字记———百年汉字设计档案》时。我一直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对视觉角度比较敏感,当时为了研究字体设计查阅了很多资料,发现其中的插图也很值得研究。于是,我按照儿童、科学、商业和文学这四大类开始搜寻20世纪的上海插图。随后,我发现很多商业插图其实是印在物件和产品上的,这引发了我对老物件的关注。 我希望通过收集老物件来呈现20世纪上海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的基本情况。而在此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疑问,“我收集的这些东西,是大家都觉得重要的吗?”进而,我有了办展的想法。我想先把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老物件以展览的形式“甩”出来,看看观众的反应和反馈,再决定进一步要关注什么。

上观新闻:已经展出的81件展品种类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最初是怎么确定这些展品的,策展思路是什么?

姜庆共:我了解到有学者也在关注这些老物件,并从工业设计发展史的角度进行梳理。但我是想做一个普及读物,角度不那么学术,却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收集的时候,我第一是关注视觉,譬如这个产品的造型如何,平面设计的构图好不好;其次,是看这个产品的设计是否反映了时代特征,对当时社会是否产生了影响;还有,就是看这个设计背后有没有情感。虽说这些老物件很多属于单位创作,并不属于个人,但我们还是能看出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说,这些设计不是生硬的,而是有审美和感情的。

上观新闻:可否举例谈谈?

姜庆共:比方说,光明牌精白粉鸡蛋面包的包装纸,这应该是一个上世纪60到70年代的设计。无论是画面中人物的造型还是背景的蓝色天空和水面的配色,又或是曲线的花体英文字设计,都让人觉得非常美,同时又令观者精神振奋。这种面包很多老一辈的人吃过,当时大家叫它“枕头面包”。以前学校春游,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同学就会带这个面包。它是承载着一代人童年记忆的设计。 又比如,上海牌水粉画颜料的包装盒,大约是上世纪70年代的设计。这种由当时的上海美术颜料厂生产的颜料,延续至今日,成了上海人耳熟能详的马利牌。很多学过画画的人一看到这个盒子,就觉得非常亲切。虽然现在的颜料盒包装结构和字体都改掉了,但上面的两朵月季花一直保留着。用花卉来表现色彩之美,来传递一盒颜料背后的巧心思,现在看来还是很美的。


对于这些设计,书籍设计师吕敬人老师道出了我的想法。他说:“插图成为历史的见证者。这些图不仅以其优美、生动的画面为人共飨,人们还通过这些画面直观地感觉在每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画家们把握人物、场景的功力,文字用词的语境,时代文化的索求……管窥一条流动的历史线,可以让今人加深对社会变迁的理解和记忆。反过来,优秀的插图,也能深深吸引人们去感受画家们这一社会行为是如何促进诗意生活的功能与价值。”

上海设计、上海制造 曾经为何能够引领全国 

上观新闻:曾经的“上海制造”全国闻名,南京路更是引领时尚的购物目的地。“阅读城市———上海风景南京路”一展的导语,也提到“上世纪60至80年代的上海货,很多都是从南京路被带往全国各地,同时也带去了上海设计及生活方式。”在您收集的展品中,这一点是否有所体现?

姜庆共:这次在南京路展出的30余件展品中,有18件是从重庆、辽宁、新疆等地收来的。大家一直都说上海设计、上海制造远销各地,佐证是什么?这就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有一件上世纪60年代设计的塑料花篮,是我们借来的展品,它的主人是一位当时从上海出发到辽宁建设石油工业的老人,名叫武宝生。今年5月,曾有沪上媒体向读者征集老物件的线索。武宝生老人看到后很激动,辗转联系到了我们,说自己当年离开上海前,专门到南京路买了两个热水瓶带走,用到现在还没坏。当时,他还在国际饭店旁边的上海工艺美术用品服务部购买了一个塑料花篮,亦保存至今。征求对方同意之后,我们把这个花篮从辽宁借过来展出。

上观新闻:在您看来,当时,上海的审美和生活方式为何能够引领全国?

姜庆共:我曾梳理1953年至1983年上海成立的、与美术设计相关的教育机构和公司。结果发现,这些美专、美院以及轻工业学校、印刷学校在内的教育力量,对于提升上海的设计水平和老百姓的审美水准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无论是当年的玩具厂、手表厂,还是口琴厂、金笔厂,这些工厂的技术小组都在积极地探索,用他们的各种研究和试验丰富着当时的上海产品设计和制造。比如,这次展出的葵花牌盒式录音机就是由上海玩具元件厂生产的。这些厂的贡献不能被抹去。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年上海支内、插队到全国各地去了很多人。我记得,我父亲的5个兄弟姐妹就分别去了新疆、广西、贵州和山东。这批人到了那里,也把大量的上海产品和上海生活方式带了过去,慢慢地就在当地传播开来。回上海的时候,很多当地人都会列张单子,请他们帮忙带一些上海的衣服、鞋子和日用品。等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出门旅游的人多了起来,全国各地的人也就直接到上海南京路来购物了。

在研究过程中,其实我也有个遗憾:人们似乎过于关注上海,而忽略了国内其他地方的设计。比方说,我想查阅在上海推出一个设计或者产品时,同时期的北京、广州有些什么创新?可惜的是,我暂时还查不到这样的资料。中国幅员如此辽阔,如果各地研究者都能好好地梳理自己所在地域的设计史,那人们对老物件及其文化价值的认知才会更丰富、多元、完整。

设计带有强烈的本土文化印记,无法随意国际化 

上观新闻:如今,复古和怀旧似乎成了一种潮流,关于老物件的展览不少。您是否有所关注?

姜庆共:对。这两年我看过很多此类题材各种规模的展览,很热闹,观众看到这些老物件也很容易兴奋。但我个人对这样一类展览总是不太满意:它们对于老物件的呈现方式比较布景化,除了把旧物搜集起来放在那里,什么信息都没有提供;观众看完之后,除了发个朋友圈,似乎什么都没留下。

当然,策展方要提供相关背景信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在整理老物件时也发现,找到物件的设计者特别难,因为这些物品上一般不会印上设计者的姓名,生产厂商后来也会因为历史沿革发生很多变动。但当年他们所做的这些产品设计和平面设计,其实是为所在城市做了贡献的。如果找不到他们是谁,是非常遗憾的。这也促使我在展览主题中提出了问题———谁的设计?我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人一起加入寻找的队伍,把当年的设计者找出来,把他们设计背后的故事更完整地讲述出来。

现在“策展”这个词很热,策展人也越来越多,但策展工作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策展人从事的也是种“编辑”工作———这些展品到底是什么来历,哪个年份生产,有什么特点和时代特征,都需细细梳理。也许,回答好了这些问题,我们才算真正了解了上海老物件,才能真正讲好它们的故事。

上观新闻:近年来,从故宫文创到一些老品牌、老字号的跨界合作,引发了关注,也让很多一度沉寂的品牌重新“翻红”。对于老品牌、老字号如何以更主动、更年轻化的姿态重回舞台,您有何建议?

姜庆共:目前有一些老品牌复兴和跨界合作,让人感觉是快闪似的营销,噱头大,但设计不扎实,收割一波点赞就跑了,未必是出于长久考虑。这种模式也许现在行得通,但过个两三年,大家热闹都凑够了,也会觉得疲惫、乏善可陈。

真的要复兴,就必须请到优秀的设计师,根据品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慢慢研究、扎实设计。这其实对厂家的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浏览过一些老品牌的官方网站,对于自己的历史梳理得并不清楚。我手头有好几套关于上海制造品牌的书,对一些品牌的发展史也不乏“各说各话”的情况,让人不知道听谁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与此同时,品牌厂商应该意识到,设计是带有强烈的本土文化印记的,且这种记号无法随意国际化。之前,曾有某知名老品牌邀请一位法国著名设计师做了新的形象设计,结果做出来的东西大家一看,哪里还有记忆中熟悉的影子,根本认不出来。事实上,每个地区都有本地区的特色,到另一个地方又会有不同的印记。就像一些国际知名出版社如果在伦敦和纽约分别出版同一本书,封面设计一定会有所不同,会根据当地的受众和文化特色,请当地设计师来操刀。我们也必须在设计中体现本土文化特质。

上观新闻:不用迷信大牌和国际知名度?

姜庆共:不用。我们的老品牌本身就是大牌,还要迷信什么?迷信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现在有些年轻设计师特别推崇国外的设计,我认为欣赏和学习国外优秀设计没问题,但看了以后再激动,那也是人家的东西。设计师要有自己的思想,要从文化角度思考如何在设计中保持和体现自己的地域性。如果做的是上海设计,那么人们看了以后能不能从中感受到上海特色,就非常重要。

另外,设计师也不能盲目依赖电脑和网上的素材。要搞清楚,电脑只不过是帮助我们完成设计的工具,它本身是不会帮人去做设计的。

上观新闻:有人说,相比于过去,现在人们越来越崇尚设计的力量,设计师也普遍受到尊重。您怎么看?

姜庆共:的确,社会上有关设计的讨论越来越多,设计改变生活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我认为,设计的作用还没有被完全认识到。比如,现在很多公共产品、公共图标的字体、式样和颜色的设计都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缺乏质感和说服力。 同时,在有些方面,我们也不能高估设计师的作用。比方说街道设计,不能光设计师说了算,应该由政府部门、居民、设计师以及社会学、人类学相关的专家一同参与进来。在一些注重城市设计和公众参与的国家,优秀的街道设计,大都源于设计师前期花了大量时间深入社区生活。没有对当地生活的深度参与与感受,做不出接地气的设计。


【链接 | 这些经典老物件,你认得吗?】

在弄堂口买一支奶油雪糕,约邻居、朋友到活动室的乒乓球桌来上两局……在上海,很多市民都有过类似的生活记忆。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老品牌、老物件依然可以在市面上觅得,有些却已经逐渐消失在人海茫茫之中。如今,其中一些曾陪伴几代上海市民、给大家带来喜悦与欢乐的老物件“重出江湖”,以展览的形式与人们再度相见。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少物件当年由谁设计、从产品设计到包装设计经历了怎样的酝酿过程……这些对回溯、梳理上海制造观念史、上海产品设计史非常关键的问题,暂时还没有找到答案。

此前,姜庆共通过媒体报道等多种渠道找到了一些老物件的设计者和设计背后的故事。但他的核实与寻访之旅仍在继续(部分物品线索如右图所示),老物件的故事等待着今天的我们去续篇。

光明牌奶油雪糕  约1960年代  国营上海益民食品一厂

国际饭店火柴盒  约1980年代


海鸥牌收音机  上海无线电三十五厂  约1970年代


红双喜乒乓板  上海乒乓球厂  约1980年代


金鸡饼干  约1970年代

上海蓝棠皮鞋包装纸  蓝棠皮鞋商店  约1980年代


向阳牌保温瓶  中国上海  约1980年代

永生金笔  上海新华金笔厂  约1980年代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图片编辑:苏唯
图片均 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