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19岁英雄遗体只剩三块骨头,龙华殡仪馆这位遗体整容师复原出小战士“最初的容颜”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薇 2019-04-05 06:07
摘要:坚守在为遗体防腐整容化妆第一线的王刚所做的,是为逝者留住最后的体面和尊严。

 

近日,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中,30个冲在救援一线的年轻生命消逝,这让千里之外的上海龙华殡仪馆王刚心痛又惋惜。他的思绪拉回到3年多前,天津港大爆炸事件后,身为遗体整容高级技师的他,带着团队日夜为牺牲的消防官兵修复遗体,守护最后的尊严。他还清楚地记得,一位阿姨满含泪水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谢谢你将我的儿子还给我,谢谢你让我见到他最后一面。”

 

坚守在为遗体防腐整容化妆第一线的王刚所做的,是为逝者留住最后的体面和尊严。近日,王刚获得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平凡与不平凡,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一边是普通殡葬工人岗位,一边是国家级荣誉,21年磨一剑的王刚,将这两根看似难以相交的平行线,拉在了一起。

 

亲人朋友的情绪释放是最大肯定

 

“今天,我庄重地递交入党申请书。作为一名消防战士,危险性不言而喻。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我随时准备牺牲,体现我的人生价值。”2015年8月天津港大爆炸事件后,当王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部队代表读着已牺牲的19岁消防战士小王的日记,泣不成声。英雄的事迹感动了王刚,他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对于安抚亲属和战友有着特殊的意义。

 

困难远比想象的还要大。19岁的英雄遗体只剩下三块骨头和一堆骨灰,通过DNA比对才把消防战士的遗骸聚在一起。凭着仅有的一张照片,他捕捉逝者每一个细微的面部特征,小心翼翼地清理着遗骸表面的焦炭,对损毁的四肢拼接、缝合、整形、防腐、包扎,又进行头部和五官重塑,最后为这位小战士“再造”青春痘,整个过程一干就是16个小时。

 

当战友看到自己的兄弟安详地“睡”在灵床上时脱口而出:“就是喜子,就是我们的兄弟。”经历了19个昼夜的辛劳,10名消防战士在王刚和团队的手中恢复了“最初的容颜”。看到修复的遗体时,亲人朋友的那种情绪释放,恰恰是对王刚所从事的这份工作的最大肯定。

 

龙华殡仪馆,每年有近3万逝者在这里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21年前,20岁的王刚踏入殡葬行业,“握住他,才会有温度。”王刚还记得,当他第一次接触遗体时,师傅鼓励微微发颤的他“不要怕”,并将久病离世的高龄老人的冰凉的手掌,放在王刚的手心里。从那一刻起,这份工作王刚坚守到了现在。

 

花七八个小时让眉毛纤毫毕现

 

做这一行,王刚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场景。期待生命善始善终,是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传统。怎样让逝者面容恢复如初,让最熟悉的样子永远定格在他们家人心中?这个念头,催生着王刚对这份特殊的工作精益求精。

 

其实谈何容易。遗体整容修复涉及人体结构、解剖、病理、防腐等多门学科。可越是难,越要迎难而上,这就是王刚。他在墙上挂起了人体结构图,买来了人体模型、头骨模型,一有空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琢磨人体分部、结构分科、器官系统等知识……狭小的房屋里到处堆满了书、资料和模型,过道里也满是他拼接的模型。解剖、病理、防腐等学科都进入了他的视野,白天一有空,就捧着书看。碰到难题,记下来。晚上和周末,就到原来的上海医科大学“蹭课”,一“蹭”就是两三年。

 

都说一万个小时才可能成就专家。入行5年后,他的技艺有了重大突破,在面对上海一位遭遇车祸身亡的知名人士遗体时,从骨骼复原方面突破当时的技术瓶颈,短时间内完成了修复。

 

遗体整容整形,是殡葬行业技术含量最高的岗位。而其中“难上难”又是水泡遗体和焚毁遗体修复,堪称水与火的考验。在这一过程中,王刚往往要和时间赛跑,赶在追悼会举办前完成遗体修复。时间再紧张,他绝不容许“过得去就行”。一次对焚毁遗体修复时,第一次翻模,脱出来的模型脸部表面有气孔,“这样不行,重新来过!”王刚毫不犹豫。第二次脱模时,左侧鼻翼位置有裂痕,也不行。第三次脱出来的模型,耳朵衔接的地方不够完美,推翻重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直到翻出最完美的模型为止。

 

为了让逝者的面容更加生动逼真,还需要种植眉毛和头发。他要根据脸部特写照片,研究眉毛的深浅和走向,往往花七八个小时,才能让眉毛和头发纤毫毕现。

 

科技力量助力“手艺活”

 

日常工作中,王刚做得最多的还是遗体化妆。虽然没有高深的技术,但只要用心,就有新发现。他发现,人体直立和平躺时的表情肌分布有所变化,“化妆时要考虑平躺的特点,勾画轮廓,如果按照站立的感觉去画,不会呈现理想的仪容。”

 

“遗体对室温和湿度十分敏感,也会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不满。”龙华殡仪馆化妆组组员陈钰说,王刚师傅会手把手带教年轻人,教大家如何静心、用心观察。“每一具遗体都是有生命的。”比如“生气”时,肤色会转变;“伤心”时,体液会渗出……她从师傅身上领悟到,日常整容化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真正读懂遗体,内心有温度,手上有温度,才能更好地做这项工作。

 

虽然已做到“大师”级别,王刚的探索没有停步。他知道,遗体整容修复还处在“手艺活”阶段,仍有很多瓶颈待突破,时间、个人能力、操作工艺、标准保持等都影响到最终效果的呈现,迫切需要导入科技的力量,打开新局面。

 

2016年,王刚领衔的全国首家“3D打印遗体修复工作室”在龙华殡仪馆成立。王刚运用骨骼复原和胶原填充等技术还原逝者容颜,并通过计算机三维扫描、虚拟成像、定点测量,利用3D雕刻机迅速刻出面部轮廓,形成“定制面具”覆盖在脸庞上。这一突破,加快了遗体整容的速度。这也意味着,遗体修复技术从原来的手工化,一步步迈向数字化。

 

“现在手工活仍然占了80%以上,计算机的工作占20%,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能把这一比例倒置过来。”王刚期待,通过大数据的积累,可以建立一个属于亚洲人脸型的数据库,推动殡葬核心技术发展。

 

在王刚的工作室里,一直挂着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消防英雄的照片。这是他对自己的激励和鞭策。他不苟言笑,平时更多的闲暇时间,也浓缩在技术钻研中。“时间特别珍贵,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更多的人,陪伴逝者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这是很有意义的事。”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海燕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