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这536件文物,是市民们为上海这座城市留存的记忆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3-25 19:28
摘要:上历博开馆一周年以来,共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文物捐赠80组536件。

1947年至2006年,一套完整记录一户沪上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的账本,悄然成为这个时代真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为了给父亲留下的这29本珍贵账本寻找一个好归宿,陈惠良辗转跑了很多地方,上博不接受现代藏品,观复博物馆不接受私人捐赠……直到最近,他找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3月25日,上历博(上革博)在开馆一周年之际为陈惠良等人举办了社会捐赠仪式,以感谢这些为上海留存珍贵历史记忆的普通市民。

 

29本账簿记录社会生活变迁

 

“军人魂”宝剑,渡江战役、淮海战役纪念章,1949年5月底新华社记者叶诚在沪采访证件,著名歌唱家周小燕的旗袍,中国篮球协会颁发给姚明的奖杯,万国商团银器,徐孝穆竹刻……3月25日,一批携带着上海市民珍贵历史记忆的文化遗产亮相上历博大厅。其中,最为朴素也许的是市民陈清扬的家庭账簿——几本纸张发黄的笔记本,粗看并不打眼,但里面的故事却讲不完。

 

陈清扬是我国第一批由商务部批准的100多名注册会计师之一,哪怕是再小的数据他都一丝不苟。他所留下的29本账簿内容清晰,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史。捐赠人陈惠良介绍,账本是从1947年2月1日开始的,当时上海的通行货币是法币,买一瓶墨水就要4000元,可见国民党统治下经济崩溃物价飞涨的局面。账本里的纸币计价单位共有四种,除了法币外,还有1948年8月始的大面值直近天价的金融券、上海解放至1955年5月10日前的第一套人民币和现在通行的人民币。

 

帐本见证着70年间收入和物价的变化,也记录了社会生活的变迁。1969年陈惠良去参加上山下乡时,父亲为他买生活用品花去192.39元,包括计划经济时期的配给品棉毯和解放牌球鞋,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翻看账簿时,他还发现有过一种支出叫“死亡互助费捐助”,询问了父亲才知道,原来这是里弄居委会发起的,每个月捐助几角钱,如果哪一家有人去世了,就可以在互助金里领取5元的丧葬补贴,当时在殡仪馆里租一个厅只需要3元。

出生于1924年的陈清扬记录的29本帐本,系统完整记录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史,从国民时期动辄几万元的法币花销,到新中国几分钱的葱,衣食住行,人情往来,这一记就是70年。这在大多数沪上人家是不多见的,于无声处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该帐本由其后人捐赠给上历博。图为1981年春节,陈家的过年花销。

 

“父亲不希望记了这么多年的账本像废纸一样卖掉,如果能早一点联系上历博就好了。”陈惠良还记得父亲在2017年临终前的叮嘱:“我有一个心愿,希望我记下的账本,有朝一日能对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真心希望它们被博物馆或档案馆所收藏,希望这些材料成为研究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参考资料。” 他听说已经有一位复旦教授对账本感兴趣,打算仔细研究。 “历博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账簿会当作主要捐赠品陈列,并且说,放在这里放心,保存一两百年都没有问题。我们觉得很欣慰,父亲的遗愿实现了。”

 

据统计,上历博开馆一年以来,共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文物捐赠80组536件。许多看似不起眼的物品,却留存了重要历史印迹,通过捐赠,也让普通市民和博物馆、和城市历史发生了联系。“家里人对这些徽章特别重视,虽然父亲去世了,但我们觉得应该把文物拿出来。”捐赠人张磊指着父亲的纪念章说,上海战役六十周年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和渡江胜利纪念章,是张传家从为民族解放奔赴战场,到解放后为人民幸福奋斗不止的人生经历和理想信念的珍贵物证。捐赠人一栏里,张磊特意加上了女儿马静的名字,这也是女儿的请求。“她很支持我这样做,希望可以一起参与这次捐赠。这些徽章放在家里只有两三个人看得到,但在博物馆可以做研究推广,让更多年轻人尤其青少年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上海战役的张传家,由后人捐赠的1949年渡江胜利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

 

呼吁市民捐赠有科学价值的文物

 

“这套账簿纪录了重大历史节点中上海普通市民生活的变迁,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我们需要的珍贵文物。”说起陈清扬的这批账簿,上历博(上革博)研究部副主任胡宝芳清楚记得,国家博物馆有一套征集来的1965年-2000年上海市民家庭收支账簿,文物没能留在上海,一直让她觉得非常可惜。

 

 

开馆以来,每天都有市民电话咨询,想要向上历博(上革博)捐赠藏品,其中时常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宝贝”,也不乏把博物馆当作免费鉴定站等各种不良目的。“我们会在近期再发布一个征集令,主要针对1949年以后有价值的文物,希望市民捐赠前可以仔细阅读征集令,端正捐赠心态。”胡宝芳介绍,馆内有专门的鉴定委员会,会对初选过的藏品评估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再决定是否收藏。比如,家庭账簿更多是历史价值,陈香梅穿过的旗袍则兼具艺术和历史价值,不过,能体现科学价值的藏品和捐赠目前还相对较少。“比如第一批、第一件、第一台等有典型代表性的上海创造发明等,这是过去不太重视的类型,但作为综合性地志类博物馆却是不可或缺的收藏,在之后的征集中也会更加关注这一块。”她呼吁市民能把这些反映科学价值的文物捐赠给上历博,也许它们已成为人们眼中的“废品”,却可以在博物馆中焕发新生。

1919年,邬达克在巨籁达路(今巨鹿路)住宅建筑工地上的留影。

 

来自市民的捐赠会根据情况不定时举办展览,比如渡江胜利纪念章等将亮相今年上历博(上革博)结合新中国解放70周年策划推出的“京沪杭解放战役”主题展览。此外,上历博(上革博)还将在暑期档推出“从景德镇到梅森瓷器展”,并有望于明年开启全球卓越城市系列文明展计划。

民国时期,苏浙皖京沪杭五省市执业汽车驾驶统一执照

 

据统计,上历博(上革博)开馆一周年以来累计接待观众参观1555026人次,策划推出原创特色展览28场,推出了《陈毅与上海——陈毅同志生平图片史料展》《铭记初心——<共产党宣言>史料展》《海上银珠 厚德流光——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衷藏雅尚 海上流晖——王水衷捐赠服饰展》等多档不同主题的原创特色展览。为满足观众对展览内容和上海城市历史的深入了解,上历博(上革博)精心策划推出“城市文化讲坛”和“馆长讲坛”两大品牌讲座,举办各类教育讲座49场,团队讲解1110批次。馆内还为300余件重点文物展品设置了二维码导览、与百度合作国家级项目“走进上海历史博物馆——找寻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建设以大数据数字展示为核心的没有围墙、可带回家的和永不落幕的智慧博物馆。“魔镜墙”(上海历史线索查询系统)、“风气之先”多媒体互动墙、南京路街景互动展项等,自开馆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互动体验,让观众在虚实互动中了解上海历史。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观众在欣赏1940年代,满地提花缎无袖单旗袍(新新公司)和民国时期陈香梅服饰。
图片摄影:蒋迪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