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王汝刚:七个奶妈给我方言天分,父亲的书房让我吃上“开口饭”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9-03-04 13:23
摘要:“读书比什么都重要,三天不读书,一个人就会变得面目可憎。”

“我在很多地方做过很多讲座,但是关于读书的讲座,这是第一次。书是我一生最喜欢的东西。”3月2日下午,滑稽演员王汝刚做客“行知读书会”,与读者分享自己“读书”、“说书”、“买(卖)书”、“写书”的故事和感想。沪语开讲,全程无人离席,笑声掌声此起彼伏,王汝刚说:“我很感动!”

 

很多上海人是听着广播里的《滑稽王小毛》长大的,说着苏北话的青年王小毛让王汝刚一炮走红。“我婴儿时期有过7个乳母,他们来自天南地北,说的话也是南腔北调。这可能就是我语言天分的来源,长大以后,我模仿各地方言都特别在行。”王汝刚出生时,母亲已经40岁,奶水不足,因此家中为他请过好几位奶妈,长大以后,王汝刚还跟父亲抱怨,“为什么当年不给我请一个美国奶妈?否则我现在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

 

这当然是滑稽演员的幽默,在王汝刚看来,天分固然重要,但要成为受欢迎的演员,“肚子里的货”或许比嘴皮上的功夫更重要。“读书比什么都重要,三天不读书,一个人就会变得面目可憎。特别是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三天不读书,上了舞台,都想不出说什么词。如果我在台上还是重复上个礼拜说过的那些,你们坐在台下的观众,用一句上海话来形容,‘隔夜饭也要呕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关心政治、时事,要掌握各种知识,要不断学习和读书。”

 

滑稽界有一句话,“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大师登上阁楼请出‘小皮匠’”。1978年,王汝刚初次登台,便在《七十二家房客》中扮演“小皮匠”一角,一经演出就大受观众的欢迎。在他登台的背后,离不开两位滑稽名家杨华生、笑嘻嘻的支持。1978年上海人民滑稽剧团筹备期间,杨华生、笑嘻嘻找到王汝刚,邀请他出演《七十二家房客》中的“小皮匠”一角。这一决定遭到王汝刚父亲的反对。没想到的是,杨华生和笑嘻嘻两位大师踏进阁楼,亲自到王汝刚家里,做他父亲的思想工作,父亲被说通了。

 

对王汝刚来说,父亲是把他领进书的世界的引路人。“六七岁时,我就喜欢书了。小时候,我家住的是整栋石库门房子,爸爸把亭子间当做书房,有十二三平方米。爸爸看书时不允许我进去,但我只要一有机会就偷偷溜进这间小书房。当然,书房里的大多数书我都看不懂,六七岁的小孩不认识几个大字。但这些书依然对我有莫大的吸引力,文字看不懂,我可以看插图。像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等,有些都有石刻版的插图,各种各样造型,非常有趣,我看得津津有味。”父亲曾跟王汝刚说,你还小,现在看不懂,将来这些书都是你的。然而,“文革”风暴来袭,这些书最终都被卖到了旧书摊。“旧书每斤7分,人类的智慧只卖7分。”这叫王汝刚至今想起来还很遗憾。

 

尽管如此,小时候读过的书,还是对王汝刚日后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时候,我书读得多了,觉得自己肚皮里货色多了,有些蠢蠢欲动,就开始对别人说我看过的书。我有一个很大的本事,读过的东西,我会把它编成故事来说。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同学们讲故事,还得过黄浦区少儿讲故事比赛第一名、上海市故事比赛第三名。我这个特长在弄堂里发挥的效果非常好,再顽皮的小孩,一听到我讲故事,都会围拢来聚精会神地听,因为我讲得好玩嘛!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就会有一大群小朋友围在我家门口,等我给他们讲故事。最后连我爸爸都很自豪,我的市面也越做越大。”

 

因为看的书多,肚子里有货色,后来到江西插队落户,王汝刚也受到了老乡们的欢迎。“村里的农民听说我会讲故事,纷纷要求我给他们讲。当然,我读过的书里并不是什么都能讲的,但毛主席说过要发扬孙悟空精神,于是我就在田埂上给大家讲《西游记》。渐渐地,老乡们干脆不让我种田了,让我专职讲故事。他们插秧、割稻,我拿把椅子坐在树下讲。这块地上的活干完了,转移到下一块地接着讲。他们给我起了一个绰号:流动收音机。”王汝刚笑说,这段经历还让他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如今,再大的会场,他不用话筒,最后一排观众也都听得很清楚,这口“丹田气”就是在江西农田里练出来的。

 

这几年,除了在舞台上演戏,王汝刚还出版了《闲话上海》《我和笑作坊》等好几本书。其中,《我和笑作坊》是他自己比较满意的。这本书里,王汝刚讲述了许多自己和名人名家交往的故事。他曾在城隍庙邂逅武侠作家金庸,那是2002年4月,滑稽泰斗姚慕双85岁生日,祝寿宴会设在“新绿波廊”。王汝刚前去参加,迎宾小姐笑着打招呼:“王小毛来啦,楼上请!”这一声让原本走在他前面的金庸回过头。金庸告诉他,自己很喜欢滑稽表演,以前在上海时经常在无线电里收听,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笑嘻嘻表演的《火烧豆腐店》《七十二家房客》《关门大拍卖》等都很喜欢。听说姚慕双也在绿波廊,金庸当即表示要去拜访,可惜到了包间,姚老已经回家了,两位大家遗憾地错过了。

 

喜欢滑稽戏的还有导演谢晋。1991年春节前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来上海录制新春特别节目,谢晋曾主动邀请王汝刚一起合作说相声。王汝刚介绍,谢晋喜欢滑稽艺术是受他的老师黄佐临的影响。1958年,黄佐临把滑稽戏《三毛学生意》搬上银幕,当时还是青年导演的谢晋被片中滑稽戏演员的表演和他们创造的喜剧效果折服。拍摄喜剧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时,正是国家处于物资困难时期,为了表现大李从“病怏怏”到锻炼后身体日益强壮,演员刘侠声需要迅速增肥,谢晋把自己仅有的几张高级知识分子才享受的“文艺会堂就餐券”全给了刘侠声,这段故事让王汝刚印象很深。

 

“上海有三个滑稽剧团,最近有个很重要的改革,青年滑稽剧团和人民滑稽剧团合并成立了上海独脚戏传承中心。我原来是人民滑稽剧团团长,现在继续担任传承中心主任兼支部书记。我是国家级的传承人,因此没让我退休,60多岁的人像‘钉子户’一样‘钉’在这里。现在团里最老的有两个,一个是今年96岁的嫩娘,春节我去看她,上世纪30年代的歌,她唱给我听,一句不错,脑子很好;还有一个是我的老搭档,87岁的李九松,现在还在演出,而且他喜欢演出,但他来演出我汗流浃背,压力很大。我们也培养了很多小青年,能够真正交班我也很开心。”对于市民关心的滑稽戏的现状,王汝刚也一一介绍。他开玩笑道,“李九松有糖尿病,但顶喜欢吃糖,他自己说叫以毒攻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养生之道、生活哲学。我自己也有几大爱好,包括交朋友、逛街。交朋友可以从其他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而逛街是为了观察生活中的人,塑造人物形象。至于看书,书本中的很多知识是其他人生活的积累,相当于代替你交朋友、逛街,对一个人来说是受益无穷的。”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