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解放日报吉方平:喝了40年可乐,还会有人觉得这是“卖国”吗? | 进博会启示录③
分享至:
 (1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8-11-20 07:42
摘要:改革开放,让中国学会了与时代同行。也正是坚持改革开放,起初的种种懵懂、犹疑,都可以被自信取代。

门开了,就不能再关上

——从进博会看当代中国(上)

 

吉方平

 

 

1979年1月,3000箱可口可乐从香港运抵北京和广州。

 

这是改革开放后最先到达中国内地的“进口货”。人们用一种五味杂陈的心态迎接这批带着“药水味”的东西。有人争着尝鲜,也有人忿忿不平:“中国的汽水就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吗?”“简直是卖国主义!”

 

这年秋天,一批来自日本的十二英寸黑白电视机,被调拨给了上海。当年的报纸仔细罗列了这些舶来品的型号、颜色,并称它们“在机器的使用稳定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要优于我国同类产品”,它们将“凭票供应”。

 

39年后,松下和索尼都把最新技术成果搬到了上海,放到了进博会醒目的展台里。离它们不远,一堆被垒起的可口可乐饮料瓶,为一家生产“扫地机器人”的美企当着道具。场外,可口可乐在上海刚建了新的生产线,推出蜜桃、柠檬、香草三款新口味。

 

可乐已经不再只是“药水味”了,电视机也开始有了“8K”,这让国人既感到新鲜,又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再看当年在“洋货”面前,无论是跃跃欲试还是小心翼翼,都不禁让人莞尓。历经时光洗礼,人们早已习惯了“贸易”与“进口”,习惯了“拥抱世界”。当然,世界也在拥抱中国,拥抱中国市场。

 

但改变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

 

1979年,摄影师詹姆斯·安丹森拍下的长城上喝可乐的小男孩。

 

 

 

“中国真诚向各国开放市场。”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这样向世界宣示。

 

2017年的年头,习近平曾在达沃斯的冬雪中承诺,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此后,他更在多个场合,重申“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对外,这是中国态度。对内,这是历史逻辑——就是改革开放的逻辑。

 

进博会的客人,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斯蒂芬·格罗夫说,中国40年取得人类“前所未见”的伟大成就,一大秘诀就在于开放——勇敢地开放、持续地开放。

 

格罗夫是中国的常客。而比起他的第三方视角,走过改革开放40年后的中国人更能理解一句话的深意:“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在历史转折的关口,中国选择向世界打开,并且主动融入。融入意味着接轨——接轨国际趋势,接轨全球市场,接轨全球通行的市场法则。

 

进博会本身就提供了佐证。比如这么一组数据:进博会期间,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事纠纷处理服务中心,累计接受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相关咨询60件,其中专利咨询9件、商标咨询35件、版权咨询16件。涉及在中国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问题,受理知识产权投诉案件为零。

 

这一个“零”,就是个小小的缩影——改革开放,让中国学会了与时代同行。也正是坚持改革开放,起初的种种懵懂、犹疑,都可以被自信取代。

 

这是一种深层的自信。自信在于清楚地看到,融入世界、同世界接轨,不是要把自己变得跟别人一模一样,也不是要把别人变得跟自己一模一样。

 

而是可以让中国走出一条最好的路,既发展自己,也造福全球。

 

自信也在于:门开了,就不可能再关上。

 

进博会上,参观者驻足观看全球首款透明电视。蒋迪雯 摄

 

 

 

当全球化遭遇波折之时,中国市场不断地向世界释放善意。

 

就在进博会开幕前几天,11月1日,中国再度降低部分商品的最惠国税率。这是今年以来中国第三次主动降低进口关税,涉及1585个税目,平均税率由10.5%降至7.8%,平均降幅约26%。

 

作为中国主动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办进博会,无疑也是向世界释放巨大的善意。斯蒂芬·格罗夫说,中国举办进博会,“旨在做大市场而不是争夺市场、在于共享市场而不是谋求私利”。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口,这一场史无前例的进博会,并不只是中国向世界敞开。

 

英国人约翰·爱德华兹20年前就开始跟中国打交道。现在他叫“吴侨文”。任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已满3年的他发现,这场“不一般的展会”,“不是一锤子买卖”。

 

何止如此——进博会不仅仅“不是一锤子买卖”,很多时候,甚至不只是“买卖”。

 

温州一家汽摩配行业的龙头企业,派了两名职员参访进博会。为了在有限时间内看到更多展品,两个人分头行动,各自拍照分享,忙得根本无暇吃午饭。还有一家小有名气的玩具制造商,一进展馆就直奔“乐高”展台,看的不单是产品,更是“乐高的展台设计与布置这样的细节”。

 

“这是他们最想要学习的地方。”当地媒体回访了这些“专业观众”。一位文具商的话后来被做到了报纸的标题里。在仔细琢磨了一家日本文具展台后,他向记者感慨,细节上的差距,就是“温州传统制造到世界先进制造间最大的距离”

 

6天的进博会,吸引了无数这样的“买主”涌进国家会展中心,很多人甚至不是来“买买买”的——在媒体的记录里,他们是来“学习”、来“找灵感”的。

 

这恰是进博会比起一般展会的“不一般”之处。它是一个平台,更是一个窗口。世界在这里看到了中国,而中国更在这里发现世界。

 

当今世界,需要更加全面地看到中国。而当代中国,何尝不需要更加清晰地看到世界?

 

进博会智能及高端装备展区,一个拿着扇子在彩色纸鹤群中跳舞的工业机器人吸引着观众的目光。赖鑫琳 摄

 

 

 

保护主义甚嚣尘上。有人曾经担心过进博会的“含金量”:那些国际巨头们,会把最好的东西带来吗?

 

揭开面纱后的进博会告诉人们:多虑了。我们提到过的那位骨折未愈、打着石膏也要来的中国专业人士就发现,原以为高端制造设备厂商们会随意对付一下,但事实上,“最好的”几乎都来了。

 

市场主体用脚投票,看重的是中国市场。这是改革开放40年形成的大市场,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一步一个脚印培育出的大市场。世界既然趋之若鹜,中国更当倍加珍惜。

 

珍惜市场、尊重市场、呵护市场,才能进一步做大市场——这是世界的共识,更是历史的启示。

 

到了一定高度后,向上突破会愈显艰难;改革开放愈是行向纵深,愈是需要啃下一块比一块硬的“骨头”。今天的中国会不断地遇到考验,也不免会经历风雨。但要继续跟上时代的脚步,认定对的道路就必须走下去,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能稍息。

 

基于特殊时空坐标下的进博会,无疑再度为中国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不惑之年的改革开放,有更高的起点,也有更广阔的平台。这一年,许多人有过迷茫,也曾为杂音所惑。但经过了进博会的洗礼,人们有理由学会“不畏浮云遮望眼”——我们没有理由不抓住机遇,没有理由打退堂鼓,当然更没有理由辜负历史、辜负时代。

 

何况,历史的大势是从来不可违抗的。

 

就如习近平所说:“智者顺时而谋。”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刊于11月20日《解放日报》,原题为《门开了,就不能再关上——从进博会看当代中国(上)》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