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产业观察 > 文章详情
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如何破瓶颈、补短板?这份报告开出“药方”
分享至:
 (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锟 2018-11-14 19:29
摘要:11月14日发布的《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情况报告》显示,工匠们的收入水平连续提升,但其收入与自身付出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伴随着98名2018年上海工匠的出炉,本市三年已选树280名上海工匠。三年来,上海市总工会持续跟踪研究这一群体,11月14日发布的《上海工匠队伍建设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上海工匠队伍以产业工人为主体,大多来自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强,专利发明多。报告还显示,工匠们的收入水平连续提升,但其收入与自身付出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给非公企业更多机会

 

280名上海工匠中,非公企业仅有72人,占总数的26%,与非公企业从业人员比例相比,明显占比过低。另一方面,农民工仅有28人,对这类人员的培育选树上明显滞后。与此同时,在上海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去产能化进程中,相当多的产业工人被动调整,有的岗位轮换、有的另谋职业,这使其积累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技能技艺付之东流,造成了技能人才浪费与流失。

 

报告建议,选树活动要向非公企业倾斜,给非公企业更多机会和平台,推荐选树更多来自非公企业的上海工匠。注重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各行各业尤其是企业要将生产一线的农民工纳入技能提升培养体系,制定规划,全面加强技能培训、技术练兵、技能竞赛,系统提升技能水平。建立技能人才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建立技能人才大数据、技能人才流动服务平台,帮助有技能的职工找到发挥一技之长、能人尽其才的岗位。

 

收入与贡献有差距

 

近两年来,工匠人才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报告对前两届部分工匠收入跟踪调查发现,2016年有57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9859元,2018年为11187元,月收入增长1328元,增幅达13.5%;2017年有65人被评为工匠时,个人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约10087元,现为11003元,月增长916元,增幅达9.1%。收入调研反映,上海工匠人才收入虽有提高,但其整体收入水平与相应的工程技术人员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更与其自身付出及对企业对社会的贡献有较大差距。调查还显示,89%的工匠希望增加收入。

 

对此,报告建议要进一步改善工匠人才的福利待遇。加大对工匠人才表彰奖励力度,使工匠人才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用。相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建立符合工匠人才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补助性津贴制度和工匠人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与其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相关福利待遇。

 

工匠选树被关注度不够

 

自2016年起,上海掀起了宣传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热潮,但不可否认,当下社会上仍存在部分对“上海工匠”不够重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企业不重视选树工作,尤其是部分非公企业因为怕麻烦、怕占用工作时间、怕影响正常工作、怕工匠评上后要增加工资,甚至怕工匠因此另谋高就等原因,不重视工匠人才的培育选树。二是由政府主导,工会、人社、教育、行业、企业相互协调配合、资源共享、形成合力的工匠培育选树机制尚未健全。三是不重视工匠的后续培养和作用发挥。

 

针对部分企业不重视选树工作,建议注重非公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各级工会要聚焦经济园区、开发区,广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针对工匠选树“合唱”氛围尚未形成,报告建议发挥各级政府在工匠人才培育选树中的主导作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等部门和组织联手,形成相关部门协同、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匠人才培育选树格局。同时,聚力汇源提升工匠选树的含金量,探索建立工匠纳入高技能人才居住证积分、积分落户、享受公租房等政策。

 

对于工匠的后续培养和作用发挥的问题,报告建议,上海工匠要普遍建立创新工作室,发挥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开放大学等高等院校要联手教委、人社等部门,借助社区学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工培训示范点等阵地资源,发挥上海工匠的技能人才优势资源,以上海工匠学院为牵引,建设一批示范性工匠学堂;同时完善工匠人才“高师带徒”机制,积极推进企业内高技能人才培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