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营造上海魅力③|艺术节、电影节、大师赛……何以通过这些“节日”认识不一样的上海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越 2018-11-11 16:49
摘要:如果说一场“只此一家”的赛事或节庆活动是人们踏上一座城市旅途的初衷,那么这些活动内外的细节,往往是人们记住这座城市、乃至认可城市品牌的关键所在。

为什么来上海?
   

当把这个问题抛向外国、外地友人时,得到的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来看展,来看经典电影,来看音乐会世界首演,来看网球大师赛,来跑上海马拉松⋯⋯
   

一座富有魅力的城市,往往以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吸引着八方来客。在上海着力打造“国际会展之都”、“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亚洲演艺之都”的当下,我们试图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他们和这座城市的缘分。聆听他们怎样在庸常生活之外、城市“节日”之中,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


【一次便捷的出行体验,也许就是好感的开始】
   

把生活在新西兰的韩吟、韩晓齐父子带到上海的,是一场网球比赛。
   

作为网球爱好者,韩晓齐一直密切关注着全球各大网球赛事信息,而在网球迷们眼中,上海是不容错过的一站———每年10月,作为亚洲范围内最高级别的男子网球赛事,上海大师赛都会在这座城市举办。借着看球的机会,难得回国的父子俩开启了一次“城市考察之旅”。
   

为了方便观光,他们把酒店订在了市中心的人民广场区域。一看到举办大师赛的旗忠网球中心远在闵行马桥镇,父子俩心里有些忐忑。

 

原来,之前在其他城市看球的不快经历让他们心有余悸。韩吟回忆说,那次比赛场地在城市的边缘,可周边却没有配套的公共交通,“球赛结束之后乌泱泱的人流涌出来,连出租车也叫不着,我们只好吸着雾霾、沿着马路走了半个多小时再想办法叫车。”
   

坐着一号线从人民广场乘到莘庄,看见身着制服的志愿者和大师赛专用的免费接驳车后,父子俩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虽然坐了半小时左右才到场地,但终于可以安心期待比赛,而不用担心回不去了。”韩吟表示,“在墨尔本看澳网时,专门为球迷配备的接驳有轨电车也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从这点来说,上海已经和国际接轨。”
   

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对上海的好印象也与公共交通有关。由于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共同委约,佑斯特在创作期间多次飞来上海采风。为了用音乐原原本本地呈现自己所感受到的“魔都风情”,佑斯特拒绝了乐团为他订好的车,而是选择乘坐地铁和步行,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前往南京路、城隍庙和外滩等处参观。
   

一个“老外”的上海地铁之行是怎样的?佑斯特说,最初看到这些热门地标的超大客流时,自己也有些“紧张”,好在从售票、安检、站台到出口都有清晰的标识,所以哪怕是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也能够自己搞定。经过几次出行,有了经验的佑斯特更是把从上海交响乐团所在的复兴中路前往这几个目的地的路线摸得“门清儿”。
   

回到柏林后,佑斯特以《东方韵味》《浦江明珠》《伊甸园之桥》《中华第一街》及《外滩》为题创作了5个篇章,把自己与上海的“亲密接触”谱写成曲。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佑斯特说:“我聆听到的上海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如此强劲的活力和如此快速的发展。”因为一次艺术节委约创作的“绣球”,这个出生于马克思故乡特里尔的“老外”,得以与上海这座城市缔结下深厚的情谊。
   

对这些生活在其他城市或是其他国家的人们来说,一场节事活动给了他们到访一座城市的理由,但对于城市的印象却远不止于活动本身。一次便捷的出行体验,一份清晰的标识指引,也许就是人们对城市产生好感的开始。

 

【从单调的素描变成了色彩浪漫的油画】

 

“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是否冷漠、排外?”社交网络论坛上,常有人提出类似的问题。最初来到上海时,插图画师邬梦雨也有过类似的担忧:这座城市真的海纳百川吗?
   

通过一次次上海国际电影节观影活动,邬梦雨逐渐找到了答案。“在这里,大家都很珍惜看电影的机会,不仅是为了见明星、看大片、凑热闹,即使是小众电影的放映同样井然有序。”邬梦雨强调,“观影素质也是城市的一种‘软实力’,在电影节期间看电影不会担心有人因为看不懂剧情就肆无忌惮地玩手机或是吃零食,放映完大家还会一起鼓掌表示感谢。”
   

影院精心组织的放映活动,更是让邬梦雨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人情味”。
   

2014年,经过修复后重新进行世界首映的默片《恋爱与义务》在大光明电影院举行盛大放映。当时,影院特地给影迷们准备了一个惊喜:工作人员精心打扮,有的扮成卖香烟的小贩,有的扮成擦皮鞋的小工,还有黄包车夫和歌女的形象,配合电影再现了当年的老上海风情。邬梦雨感慨道:“能在今天看到1931年的老电影已经是个惊喜,影院还为我们观众特意营造氛围,不正是体现了城市的包容和温情吗?”

 

(“通过电影节所认识的上海,从单调的素描变成了色彩浪漫的油画。”  邬梦雨 摄)
   

因为这样的观影氛围,邬梦雨和许多朋友都成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铁杆拥趸。在看电影之余,这群来自各个省市的年轻人还会结伴同行,以电影的名义漫游城市。或是去上海影城附近的定西路美食街一边吃烤串,一边聊最新的欧洲4k修复片;或是去曹杨影城附近的街区寻找金宇澄《繁花》中提到的场景;或是去国泰电影院和美琪大戏院观影后,继续探索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之美。
   

用邬梦雨的话说,“通过电影节所认识的上海,从单调的素描变成了色彩浪漫的油画。”
   

其实,像邬梦雨这样因为文化节庆和活动而认识上海、爱上上海的人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一座城市最初的吸引力可能来自于别具风格的建筑或是宽敞明亮的街道。但是,时间呆久了,对参与当地节庆和文化活动的渴求便越来越强烈。因为通过这些场合和时刻,人们能够迅速与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产生互动和交流,并且看到一座城市最诚实、最接地气的那一面,继而产生归属感。
   

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智库评选“全球最宜居城市”时始终把“文化”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一座城市对文化的尊重和欢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到底是留下或是离开。一个文化节日,往往就是一座城市的态度“显微镜”。

 

【一场音乐会“附赠”的意外思考】
   

随着音乐节奏的缓与急、张与弛,大屏幕上的水墨逐渐晕染开来,呈现出一幅上海标志性建筑组成的城市画卷:外滩建筑群、外白渡桥、陆家嘴的玻璃幕墙映照出的摩天大楼轮番登场。这是《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去年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时的一个片段。
   

最开始听说音乐会将会使用多媒体呈现“上海故事”时,杨晨馨其实并没有多少期待。从小学习二胡的她冲着民族交响乐而来,听到“音乐+画面”的预告时,以为不过就是在演奏的同时在大屏幕上罗列一张张照片。没想到,音乐会“附赠”的这次城市观光却给了她意外的思考。

 


  (《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演出现场。  上海民族乐团 供图) 

 

“当乐曲和水墨线条同步勾勒出建筑线条时,浑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一面觉得自豪,一面又觉得自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杨晨馨说,“每次带外地朋友游览上海时,都会带他们看看外滩和陆家嘴,不过若是要我说出那一砖一瓦的历史和一幢幢高楼的特色,好像又说不出几句。”满足了“耳朵的享受”之后,杨晨馨决定抽时间实地去那些地标建筑转转,认真了解这座城市“熟悉而又陌生”的发展历程。
   

看到许多观众像杨晨馨一样,由于一场民族交响音乐会而激发对城市历史的兴趣,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感到很欣慰。作为本土乐团,上海民族乐团为这座城市创作一部音乐作品的想法由来已久。而在打磨音乐的同时,乐团人逐渐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如何在面向世界的国际艺术节舞台上更好地展现上海的城市魅力?“音乐+多媒体”的形式应运而生。
   

罗小慈告诉记者,要打动观众的心扉,就不能简单地搜罗一些美图作为音乐的陪衬。为此,视觉团队特意选取了画家毛冬华所创作的《外滩心影》作为多媒体动画的“重头戏”。团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一帧一帧把水墨外滩做成动画,前后开了几十次会议,最后成功确保画面晕染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相契合。

 

(《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演出现场。  上海民族乐团 供图)

 

“上海这座城市作为先进文化的策源地,给了我们很多创新的灵感和动力。借助这部作品,我们希望表达身为上海一分子的自豪,同时让海内外观众通过艺术更加亲近上海。”罗小慈说。
   

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看来,凝聚“上海文化”、呈现“上海声音”是艺术节作为上海重要文化节庆品牌的重要使命。据王隽介绍,今年,在“第20届”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节点,上海国有文艺院团纷纷借艺术节平台推出了多部规模庞大的首演制作,凝聚对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最新舞台诠释。
   

放眼世界,许多城市节事活动的主办方都自觉将城市品牌营销纳入工作重点。欧洲不少城市还建立了专门的节庆中心,从主题设定到活动周边商品的制作、销售,总结每年的举办情况,请专业人士为城市品牌的进一步深入“保驾护航”。

 

【用心之处指向城市的关切所在】
   

先进、完善的场地设施,合乎国际规范的观赛礼仪,贴心的地铁接驳巴士,周到的志愿者服务⋯⋯韩晓齐和父亲都觉得,上海大师赛的举办水平与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衬。
   

韩晓齐告诉记者,自己在墨尔本观看澳网时,不论是初赛还是决赛,场外都见不到黄牛。在澳大利亚,赛事主办城市联合警方严厉打击“黄牛”行为,订票网站上还会在醒目的位置提醒人们“切勿私自贩售球赛门票,谨防违法”。良好的秩序让球迷们得以安心购票观赛,而不会在场外遭受“骚扰”,从而对比赛和举办城市产生不好的印象。
   

上海球迷王欣,曾专门飞往英国并彻夜排队购买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门票,也强调了当地对于球场内外秩序的维护。据他介绍,在英国,私自倒卖球赛门票也是被严令禁止的,若被抓到将处巨额罚款。
   

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在上万人通宵排队买票的温布尔登,居然没有混乱和争执,现场秩序井然、气氛融洽。“一方面是球迷们尊重这个排队的传统,愿意花一天的时间表达自己对网球的喜爱,并且结识一些志同道合者共同庆祝这个网球节日。”王欣分析说,“另一方面,现场的有序也离不开主办方的合理规划。他们在4个足球场那样大的区域内划分了排队区、餐饮区和休闲区,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现场始终有志愿者可以随时提供帮助。”

 

(英国温布尔登,有序的排队购票现场。  王欣 摄)
   

如果说一场“只此一家”的赛事或节庆活动是人们踏上一座城市旅途的初衷,那么这些活动内外的细节,往往是人们记住这座城市、乃至认可城市品牌的关键所在。而这,也是对城市管理者智慧的考验。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陈圣来,曾撰文谈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成功经验。他写道:“品牌成功塑造的背后,也与当地政府的支持、扶植和推动有关。这种支持与推动主要体现在资金及城市资源上的扶持,如剧场、广场空间、电力、警力、交通等。这种介入,使文化嵌入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中,能够带来一系列潜在而广阔的正面效用:除了娱乐和审美,还有创造和保持身份、构筑社会凝聚力、增进社会福祉并产生经济价值。”
   

其实,不论是节事品牌的塑造还是一个城市品牌的塑造,用心之处,便指向城市真正的关切所在。一座城市是否友好,是否具有长久的吸引力,答案也许就在这些“节日”内外。

 

【专家对话 | 在城市“第三空间”拥抱多元】


记者:会展、节事活动和城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阎峰(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中提出,城市作为人类的一种发明,其起源并非由于经济因素而是文化因素。在芒福德看来,城市具有两种容器性质。一是作为空间容器,容纳了庞大的人口;二是作为文化容器,容纳了多元的文化特质。因此,城市从一开始就是多元文化共生的地方。
   

大型会展和节事活动更是以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将不同的文化、观念、风尚汇聚在城市空间中进行集中展示。所以说,这些活动的举办是对城市源起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城市发展活力的一种滋养。
   

特别是到了今天,发达国家以及上海这种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整个社会已经进入到“物质丰饶”的时代,传统的经济形态、生产要素已经很难推动社会整体生产率提高,知识、信息、创意就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手。
   

记者:当前,全球范围内,城市市民与游客对钟情的节事活动参与热情很高,很多游客愿意乘火车甚至“打飞的”去参加活动。这是一种趋势吗?
   

阎峰:是的。平日里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的人们,通常囿于传统的家庭空间和办公空间。根据美国城市规划学家爱德华·索亚的理论,在这两种空间外,还有一种能够让人们跨越种族、身份,暂时抛开刻板的生活规律,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的城市“第三空间”。咖啡馆、博物馆以及会展空间、节事空间都是这样的“第三空间”。它们带有临时性和随机性,同时具有强大的汇流效应,让人们因为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聚拢到一起。
   

可能有人不理解,在今天这样的全球化时代,“世界是平的”,人们对于外来的事物和文化观念不再那么陌生,为何更加愿意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参加一次电影节或跑一次马拉松?我认为答案在于体验。现场的照片和视频永远无法替代人的亲身体验,以及在体验中交流的情感和所获得的生命经验。
   

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有学者提出将举办会展和节事活动作为城市营销的策略。今天思考这个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阎峰:确实。会展和节事活动举办期间,城市资源高度聚合,为人们提供了独特的浸入式体验,也成为城市的个性化表达的理想场域。尤其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借助互联网这个24小时在线的虚拟空间以及无处不在的社交媒介,一座城市很可能因为一场活动而在短时间内获得过去所无法想象的知名度。比方说,通过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的“刷屏”,网友们对某个地方的关注可能会被集中放大。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如何用好这种网络时代的“特权”是值得思考的。
   

目前来说,上海作为一座全球城市,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相对于其他较小的城市如法国戛纳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等,上海并不仅仅是因为某个单一的电影节或艺术节而扬名。上海能呈现的,显然更丰富。但是,作为全球城市网络上的一个突出节点,作为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被传播的对象,我们仍需要更清晰、明确的指向,避免城市形象“面目模糊”。
   

记者:营销一座城市,最终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才,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从这方面而言,举办会展和节事活动有何意义?
   

阎峰:学界有一个说法,认为如果一座城市拥有20%以上的外国人口,那一定会形成一种国际化的氛围,不仅带来消费市场、生活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带来思想和知识体系的碰撞。
   

这些人才怎么来?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弗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中认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培养人才,更在于具有从全球吸引这些人才的能力,并为他们提供一个宽容、开放的环境。他还由此提出了创意经济发展的3t原则: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前两个原则早已被公众认可,但第三个原则却被一定程度上忽视了。
   

通过举办会展和节事活动,城市能展现其宽容和包容的一面,让居住在此和有意前来的人们感受温情与暖意。少些功利主义,多些“无用之用”,这也许也是一种对人才的欢迎姿态。

栏目主编:龚丹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