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北京来信 > 文章详情
“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成果《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出版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樊江洪 2018-11-05 10:54
摘要:《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出版。该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改革开放研究丛书”的重要成果之一,主编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

 

 

       11月4日,北京大学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大学举行《中国的治理变迁(1978—2018)》新书发布会。该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改革开放研究丛书”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便是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以治理改革为主体内容的政治改革。本书分别以党的建设、根本制度、协商民主、基层民主、行政改革、政府责任、政治监督、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10个重要政治领域的改革为例,系统第论述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党的建设、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政治变迁的主要成就。本书主编和总论作者为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教授,作者有王长江、时和兴、陈家刚、黄卫平、周光辉、杨雪冬、何增科、杨团、姜晓萍、周红云等著名专家学者,他们不仅扼要概括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政治变迁的主要成就,而且深刻分析了中国治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存在的各种挑战以及未来的改革方向,不仅对改革开放前期三十年的政治变迁做了系统总结,也力图对党的十八大后新的政治变化做出理论阐释。

       发布会上,俞可平发表了题为《1978-2018年的中国治理改革》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从一个贫穷的大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巨大而急速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保持了社会政治的基本稳定,稳步走向既定的国家现代化目标。对于这个“中国发展之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政治学的一个答案是“变”与“不变”相结合:基本政治框架不变,但国家治理方式改变。中国的政治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治理改革,特别是以党的治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为核心内容的国家治理改革。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

       俞可平说,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且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纳入“两个一百年目标”的总体战略框架之内。这说明我们现存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还相对落后,跟不上社会现代化的步伐,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需求。从国家治理改革的角度看,我们认为应当做好六方面的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加强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谋划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总结地方改革创新经验,及时把优秀的地方治理创新做法上升为国家制度;纪要集成发扬中国传统治国理政经验,也要学习借鉴国外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坚决破除阻碍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和完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治理体制;破除官本位观念,消除官本主义流毒。

       王长江、时和兴等7位作者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治理变迁这一主题,分别就“基本制度”“协商民主”“行政改革” “公共政策”等议题,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学者们还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图片编辑:朱瓅
图片来源:均樊江洪 摄
内文图说明:部分学者在发布会上发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