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魔都这个网红打卡地近一个月参观人次38万以上,听他们讲述岁月变迁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薇 2018-10-22 06:06
摘要:截至10月20日,观展人次达38.3万,新媒体展互动参与109.7万人次。

 

收获流量与口碑的“勇立潮头——上海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览于10月20日闭展。开展近一个月,它成为上海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上海各单位、组织和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纷纷走进场馆,在珍贵的图片、视频和场景中回眸我们共同走过的40年。截至10月20日,观展人次达38.3万,新媒体展互动参与109.7万人次。

 

记者日前采访了三位特殊的观展人,他们也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从城市发展、生活变迁和技术更迭等方面,叙述了这座因改革开放而兴旺繁荣的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城市角色从“后卫”变成“前锋”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曾多次参与布展研讨,观展后,他不禁发出感慨:“从‘勇立潮头’主题展中,我们看到了上海改革开放的‘精气神’。”

 

“还记得上世纪70年代,邻居从日本回来告诉我们,日本的汽车在房顶上走。”他说,当时无法想象这一场景,20年后上海建了高架道路,他才明白了邻居的比喻。“回望改革开放40年,上海最大的变化是从‘后卫’变成了‘前锋’,立足前沿当先锋,角色发生了转变。”

 

蒋迪雯  摄

 

在徐建刚看来,这40年上海的本质变化是城市功能的变化。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经济中心城市升级,而且,上海曾经是中国计划经济最典型的地区,改革开放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让老百姓感受较强的则是城市面貌的变化。“从空间拓展来说,上海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给城市发展史提供了重大依据。”他说,一是跨过黄浦江,建设浦东新区;二是跨海建成洋山深水港。上海从原来的以中心城区为主,变成现在的在6400平方公里范围内谋篇布局。

 

“改革开放也让城市的老百姓获得感大大增强。”他说,市民收入、住房条件、教育程度、人均寿命等方面指标都大大提升了。“从主题展中不仅能看到城市发展的变化,更能感受到上海人民饱满的精神状态,大家共同为改革开放作出应有的贡献。”他说,当年南北高架从四车道拓宽至六车道,一个月之内全部动迁完毕,这样的事例还有许多。

 

让徐建刚印象深刻的还有观展结束后,贴满了整面墙的“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为上海献一计”建议征集,“我们仍然要发挥这股劲头,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添砖加瓦。”

 

蒋迪雯  摄

 

弄堂见证了生活的变迁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何蓉蓉带着孩子乘公交车。由于太拥挤,车门被蜂拥而上的人群堵得很严实,无奈之下她只好将孩子举过头顶从车窗“塞”了进去。几十年后再回忆这一幕,她感慨地说:“改革开放给老百姓带来了幸福的生活。”

 

何蓉蓉是上海第一个居委会——外滩街道宝兴居委会干部,她在居委会岗位上工作了36年。她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展览中有一组图片展现了当时的困境:公交车拥挤到每平方米站13人,人均居住面积4平方米以下的家庭比比皆是。

 

蒋迪雯  摄

 

“那时生活条件一般,居委会干部主要做两件事,管卫生和治安。”初做居委干部时,何蓉蓉才20岁出头,她记得每周要进行一次“除四害”大扫除,敲锣打鼓,居委干部带领家家户户出动,翻窨井、消毒、打杀虫剂,忙得不亦乐乎。她还记得旧时弄堂里一大清早集体刷马桶的景象,而居委干部最辛苦的就是处理垃圾,“我们早上4点多就上班了,处理前一夜居民倒的垃圾,一袋袋装好。”

 

宝兴里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并与之同龄的第一个居委会,见证了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与变迁。如今,刚退休的何蓉蓉仍然发挥余热,带领宝兴里居民进行“微更新”改造项目。家用煤球炉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则是崭新的煤气灶;手提马桶变成了抽水马桶,绝大多数家庭不再需要每天早上等着马桶车到来,大大改善了如厕环境;用了几十年的老旧水池变成花岗岩水池……“居委工作的变迁,映照了社区和城市的变迁。居委干部们也在寻找适合时代的工作方式。”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志愿者行列,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更广大的社区自治平台逐步建立,“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技术专家有了用武之地

 

15年前,当张晓林兴奋地带着他的仿生眼技术从日本回国时,因为无法落地生产,只好无奈地返回日本。如今,张晓林已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仿生视觉系统实验室主任,正带着6名博士投入到类脑人工智能的重大专项研究中。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推动,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使我们不再错过技术的浪潮。”他说,2003年回国时,他在国内申请了仿生眼专利,这种机器人仿生眼对于民用军用领域的高清监控等都能发挥很大作用。他画好了完整清晰的图纸,本想带着专利留在国内继续研究,可是找不到能生产的企业,好技术也无法落地。

 

蒋迪雯  摄

 

当他2013年再次回国时,他发现情况完全改观。“国内变化非常大,技术更迭非常快,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赶上了第三次浪潮。”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这两大人工智能领域,国内企业已走在研究的前列。当前,许多人工智能知名企业陆续布局上海。张晓林的实验室正和上海高校合作研究类脑人工智能项目,立足于研制像人类大脑一样的人工智能,拥有与大脑类似的信息处理机制,搜集加工来自不同感官的信息,自行做出适当的判断,最后再做出与人体反应类似的行动。

 

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他相信,上海也会成为新一轮技术发展的新高地,“人工智能代表未来发展趋势,正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上海也在打造人工智能高地,届时‘人工智能+’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上海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这是许多观展人的最大感受。上海过去靠改革开放,未来还要靠改革开放,“回望来时路,是为了在继往开来中奋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辉煌。”

 

短短25天的展期,很多市民表示“不过瘾”。据悉,11月1日开始,市民即可在地铁、机场等交通枢纽,陆家嘴、南京路、徐家汇等中心地段展示场所,全市各区街镇的宣传栏、工地围墙等宣传阵地看到“勇立潮头”的精编版巡展。主题展览画册也将编撰完成并向公众发放。

栏目主编:张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