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上海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系列⑫|基础教育改革的“上海经验”与“上海贡献”
分享至:
 (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政涛 2018-10-22 06:36
摘要:上海基础教育教育改革40年来,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和本土特色的 “上海经验”,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了独特、不可替代的“上海贡献”

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先行区,始终引领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率先启动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完善教育治理和规则制度体系,以促进公平、提升质量为主线,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2014年,上海一次性通过国务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成为全国率先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省市。上海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评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位居国际领先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丰富,上海基础教育的国内辐射力、国际影响力和经验受益面全面扩大,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上海基础教育教育改革40年来,逐渐形成了具有区域和本土特色的 “上海经验”,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了独特、不可替代的“上海贡献”。

 

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力,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首先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随着经济体制迎来了新的面貌,教育体制也迫切需要打破以往僵硬不堪的窘态。上海面对学校管控过严,教育被死死地束缚着,难以放开手脚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问题,积极探索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力。上海市于1983年6月成立了教卫工作党委。并选择了虹口、徐汇两个区进行建立区委教卫部、普陀区建立教卫党委的试点。

 

其次是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2010年,上海市专门成立了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作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决策制定的“总指挥”。该委员会有四大基本功能和职责:对上海教育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政策进行论证服务,对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规划和战略提供咨询服务,对制约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调研,收集国内外教育发展改革信息以便对上海教育工作提出前瞻性的政策建议等。

 

再次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上海通过调动多方资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2014年11月上海实施《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一方面与教育部合作建立了部市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共同推动上海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另一方面,在上海市内部成立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上海市委副书记和分管副市长共同担任,成员单位由原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22个部门扩增至32个,议事范围由原来的教育体制机制拓展至整个教育综合改革重大事项。二是扩大各方主体参与度。上海坚持“开门办教育”理念,在制订重大教育政策过程中,注重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市民和社会各方意见,广集众智慧、群策群力。

 

坚持理念转型与创新,引领发展目标定位

 

上海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在不同时期均坚持以先进理念引领,通过明确发展理念和共同目标来凝聚改革共识,推动改革工作。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之初,上海以追求卓越为价值取向,提出了“先一步、高一层”的教育发展理念;90年代则提出了“一流城市、一流教育”的定位;世纪之初,上海提出要构建学习型城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2010年则明确提出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了“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

 

从教育理念的变迁来看,上海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五个转型:教育价值观上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更加追求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教育质量观上从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转向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追求;培养模式上从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转向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模式;教师专业成长上从注重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转向更加注重专业能力和教育境界的提升;教育管理方式上从单纯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从目标定位来看,以上海中长期教育规划为例,上海明确提出:到2020年,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努力使每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上述目标的标志在于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形成激发受教育者发展潜能的教育新模式;形成多元开放的教育新格局;形成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布局。

 

强调抬高底部,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上海始终把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坚持抬高底部,将教育均衡化的重心放在提升相对薄弱地区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上。一是全面推行基本统一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学校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标准、生均经费等标准的统一。二是聚焦补齐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发展短板。持之以恒推进中心城区优质学校托管郊区薄弱学校的委托管理机制,通过政策和资源杠杆,扩大优质教师资源和先进办学理念的辐射面,使得薄弱学校快速提升水平。三是推行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促进区域均衡。2014年以来,持续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促进骨干教师和教育资源在学区和集团内柔性流动、实现均衡,已经覆盖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55%、学生总数50%。四是开展“新优质学校”培育项目,倡导和促进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努力从源头上缓解无序择校问题。

 

从上海有关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目标、发展战略、重大举措的分析,呈现出三大转向:从注重硬件资源的均衡到重视软件资源的均衡;从重视单一优质学校的发展到重视集团化、学区化学校的集群发展;从重视自上而下的行政力推到政府参与、学校自主选择的转换。

 

开创大中小学合作研究新范式,引领学校整体变革

 

以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为代表。该研究项目历经多年探索,形成了五大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一套教育理论,一批转型学校,一条变革之路,一种研究机制,一支研究队伍。

 

一套教育理论。该项目历经多年理论与实践交互创生,已经形成了一套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重新探讨了有关教育与教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催生了“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创建。

 

一批转型学校。“新基础教育”研究促进了一批合作研究学校的发展和成长。学校变革实践主体不断增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创建新型学校的信心和能力,以及追求自身发展的生命自觉。目前,基地学校已呈现出新型学校的构架与品质。与其原初状态相比已发生了转型性变化,形成了学校发展的新亮点、生长点和积极势态。

 

一条变革之路。“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在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所在地的常态下开展的一项长期持续的研究,其形成的道路,是一条新型教育研究与教育改革实践结合,学校整体综合的发展之路。形成推进学校变革的三大策略:“整体策划与分段实施相结合”,“日常实践持续开展与关键节点集中交流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梯度放大相结合”等。

 

一种研究机制。“中心”创造了新型的“大中小学合作研究机制”,形成了高校研究人员长期“深度介入”中小学实践的新研究方式。深度介入式合作研究,这一独特的研究方式探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能够交互生成、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一支研究队伍。即一支相对稳定的由大学专业人员与试验学校组成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的创生过程具有四大特征: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中创生;在成事成人的双向转化中创生;在个体发展与团队合作的双向滋养中创生;在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双向观照中创生。

 

注重挖掘内涵,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秉持着“促进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生活化、可选择的课程浸润,发掘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提升课程领导力等方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通过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反复提炼中探索出三方面的经验:

 

首先是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期课改到 90 年代的二期课改,上海中小学课程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践中,各校纷纷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订课程规划,统筹学校课程的目标、实施和评价,并将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上海课程改革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或特点:一是改革呈现出多种课程话语表达;二是制订了多维的课程目标;三是构建了富有特色的课程评价体系;四是重视课程改革中的合作与监控。

 

其次是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的终端是课堂,主力军是广大教师,校长是主将。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历40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心逐渐下移,深入到学校和课堂之中。“十二五”规划期间,上海开展基础教育各学科育人价值研究,编制出版中小学23门学科育人价值研究文丛。开展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行动研究,51所项目学校和黄浦整体试验区围绕课程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环节,形成丰富的校本化操作策略、途径和机制。开展中小学专题教育整合研究,探索建立专题教育整合实施长效机制,构建学段相互衔接的专题教育内容体系。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研制小学低年段语数外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指南,教师和家长对政策的认同度逐步提高。

 

再次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海从20世纪 90 年代起就开始了探索和实践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逐渐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微笑模式”,即“抓两头、带中间”。“微笑模式”的两头,一头针对新教师,另一头针对名教师,分别是“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和“上海市普教系统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简称“双名工程”)。这是上海推进整个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保证。2005年,上海正式启动 “双名工程”,“双名工程”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整合了各方资源,为名校长、名师的成长打造了一个好平台。截至到2016年,“双名工程”,累计培养近3000名优秀校长和教师。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双名工程”在引导教师关注学校、关注课堂、关注教学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上海基础教育良好教育教学风气的形成。

 

改进评价机制,形成持续发展新动力

 

以“绿色指标”评价体系为例。2011年,上海推出了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目的是要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变结果证明为过程改进。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学业负担、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方式、校长课程领导力、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学生品德行为、身心健康和跨年度进步等十大方面。

 

构建“绿色指标”实施学业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坚持全面学业质量观,变一维评价为多维评价。将学业质量界定为学生学业成绩、身心健康和品德行为三个领域,分别构建相应的指数。“绿色指标”不仅通过各项指数的呈现反映学业质量水平,还多方面考察教育公平,如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主要了解公立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作的贡献程度;学业水平指数中的均衡分指数主要考察学校间、区县间和全市的均衡程度;跨年度进步指数主要考察学校、区县、全市每年在指数上的纵向变化情况。一是形成综合评价办法,变单一评价为综合评价;二是注重结果反馈与指导,改变“结果证明”评价为“过程改进”评价,坚持“多级联动”,确保评价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从实践效果看,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引领学校的科学发展,在教育内部也形成了“标准-监测-分析-改进”的良性循环,并形成了监测依靠技术、结论源自证据、分析产生转变的实践形式,引导学校逐步确立全面的质量观。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本专栏由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办公室、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支持

主编:王多

栏目主编:王多 文字编辑: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