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这个老新村办百姓故事展,竟然请来英国伦敦的人类学博士当策展人
分享至:
 (11)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10-17 06:31
摘要:始建于1947年的永嘉新村曾是交通银行职工宿舍。正是这样的建设背景、公共设施及早期居民构成,塑造了永嘉新村独特的氛围与社区形态。同学、同事、邻居相互融合的社会关系,支撑起了新村居民间紧密而深厚的家园情感

 

近日,“新村的老故事(二)”永嘉新村特展在永嘉路578号“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启幕。此次展览是继今年7月启动的“新村的老故事(一)” 后的第二期。一期展览着重描绘永嘉新村建成和发展过程,第二期展览则挖掘出更多新村老百姓的家庭故事,将持续展出至12月14日。

 

此次展览策展人王心远现居永嘉新村,她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员。今年2月,她带着自己的博士后课题“上海在老龄化状态下市民生活状态”来到永嘉新村,将通过长达16个月与居民的共同生活,研究这个典型老龄化社区中的生活百态。

 

永嘉路578号

 

始建于1947年的永嘉新村曾是交通银行职工宿舍。在研究中王心远发现,正是这样的建设背景、公共设施及早期居民构成,塑造了永嘉新村独特的氛围与社区形态。同学、同事、邻居相互融合的社会关系,支撑起了新村居民间紧密而深厚的家园情感。

 


 

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

 

人类学的研究自然离不开与人的交流。今年5月,永嘉新村居委首先组织了一批老年居民接受王心远的采访,“我与社区居民一聊才知道,这里原先是交通银行的职工宿舍,是一个同质性很高的社区。”作为唯一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战时期交通银行曾一度迁址重庆,抗战结束回到上海后,许多职工没有住所,因此就在当时的岳阳路、永嘉路一带建造起了职工宿舍。

 

永嘉路578号更新改造前

“新村的老故事(二)”特展

 

展览所在地永嘉路578号原先是永嘉新村门口一处居民买菜的便民设施。经过城市更新,于去年变为公共空间,虽然环境大有改善,但内部稍显阳春白雪的画廊、画展常常让居民感到略有距离。天平街道和永嘉新村居委一直在酝酿如何拉进城市更新空间与居民的距离,于是第一期“新村老故事”展就在居委会和上海老房子俱乐部的努力下诞生了。

 

“红色外交家”、永嘉新村居民吴良铸的故事,便是今年7月第一期展览时挖掘出来的。吴良铸1912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他从青岛交通银行调任上海交通银行任职,居住在永嘉新村。1959年,吴良铸被派往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商务参赞处,后担任大使馆党支部书记和文化馆长,也是当时大使馆连续工作年限最长的外交官。1967年,吴良铸从印尼返回祖国,在机场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亲自欢迎,并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被称为“红色外交战士”。回国后他一直居住在永嘉新村,直到2005年辞世。

 

吴良铸

吴良铸晚年与夫人武南隐摄于永嘉新村

 

王心远说,第一期展览时,一位曾接受她访问的居民偶然提到,“你知道永嘉新村曾经居住着一位新中国的‘红色外交家’吗?”没想到,吴良铸的小儿子此时就在参观展览,于是向王心远讲述起自己父辈的故事,还带着王心远到家中,拿出厚厚一本保存完好的老照片。而当王心远无意间询问,“吴良镛院士与您父亲有关系吗”,得到的回答更出乎意料——原来吴良铸和建筑大师吴良镛是一对同胞亲兄弟。

 

作为兄长的吴良铸对弟弟妹妹一直十分照顾,吴良镛去美国留学的船票也是由吴良铸在并不宽裕的积蓄中支出。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在给吴良镛的信中写道新中国“百废待兴”,这让吴良镛忆起父母和长兄昔日对自己的教导:先言忠,次尽孝。于是他毅然回国,于1959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而后于1984年筹建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1995年创办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2011年,吴良镛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上世纪70年代吴良铸(右)与吴良镛合影


上世纪90年代吴良铸(左)与吴良镛在永嘉新村合影

吴良铸参与编撰的著作

 

展览中不仅展出了上世纪70年代吴良铸、吴良镛两兄弟的合影,还有上世纪90年代兄弟二人在永嘉新村花园内的珍贵合影。在王心远看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爱上海的老房子,不仅在于老洋房、里弄住宅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更因为有太多人都曾在此居住,建筑背后讲述的是数不清的家族故事。“透过人的视角研究建筑,其实研究的正是人类发展的历史。”

 


 

小小新村折射家国变迁

 

另一位吴姓人家吴锦明一家虽然在永嘉新村居住时间不长,但永嘉新村却是老吴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他的父亲吴松葆出生在江苏吴县大户人家,祖父吴祖楠曾任苏州道台。吴松葆1919年到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工作,1930年被调任到上海交通银行总处券务部。1946年,吴松葆由交通银行委派负责永嘉新村建造和管理工作。在吴锦明看来,如今他和同龄人一同怀念永嘉新村,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纪念自己的父辈,是他们建设和管理了这个几代人心目中美好的生活家园。

 

吴锦明家部分展出的老照片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永嘉新村一大特别之处在于,这里原先主要的居民成分是银行职员,居民素养高,非常看中子女教育。因此,虽然半个多世纪前考大学并非易事,但知识分子社区的氛围使永嘉新村的孩子最后都接受了正规高等教育。吴锦明后来就考上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贡献。

 

当年永嘉新村有A、B、C三类房型,吴锦明与住在C8的任汝铿、住在C11的庄国祚和住在A字房的胡茂中曾是永嘉新村的“四大金刚”,大家一起出黑板报、去大同中学打篮球,解放前夕他们还一起立誓守护好家园。回忆起上海解放时的情景,吴锦明记得解放军进城驻守时,为了不扰民,全部睡在了永嘉新村门口的马路边。

 

永嘉新村曾经的“四大金刚”和“四小金刚”少年们

 

“历史书上的寥寥数语,都曾是这里的居民或他们的父辈亲身经历的故事,也造就了永嘉新村独特的人文气质。”王心远告诉记者,翻看吴锦明自己记载的回忆录时,她又挖掘出吴家一段风云际会的家族史。原来,当年吴松葆的大哥吴允珊成年后,在今天浦东新区的上海高桥镇开设了一家布庄“福兴衣庄”,而后收养了一位失去双亲的孩子,便是后来曾叱咤上海滩的杜月笙。

 

“当年一起长大的挚友,因为父辈一个是共产党、一个是国民党,后来的发展境遇也全然不同。”王心远说,每一家的变故折射出的时代变迁,都能讲上三天三夜。而一个小小的永嘉新村能够反映出的,更是近代上海璀璨的多元历史。这也是为何,原定8月底结束的第一期展览直到9月底才结束,也催生出了内容更丰富的第二期展览。

 


 

从黑白到彩色的不仅是照片

 

1963年春节丁家在永嘉新村合影

1961年丁家合影

 

上世纪50、60年代,永嘉新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3到5个孩子,这也是当时上海社会的缩影。居民丁绍增和夫人吴于芳养育了8个孩子,今年恰逢吴于芳百岁生日,展览中也将半个多世纪来这十口之家的日常生活照片悉数展示,从1953年至2018年65年间的15幅全家福,让一个平凡的家族历史展现在宏大的历史变迁中。从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照片里一成不变的单色背景,到90年代开始出现在背景中的电冰箱、电视机、空调等日常生活家电,由黑白变为彩色的不仅有照片,还有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普通家庭的生活体验。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丁家合影

上世纪90年代至2018年丁家合影

吴于芳为女儿补连衣裙

吴于芳教儿子贴有奖储蓄

 

如今被中小学包围着的永嘉新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集聚地。展览现场的老照片中,当年永嘉新村的“小囡”(小孩)们“白相”(玩耍)的地方就聚集在永嘉新村靠近衡山路一代。但在50年代初,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曾为永嘉新村的孩子们带来就学难。

 

居民王蕙华说,1950年左右,正值学龄的她每天要到几公里外的北京西路上幼儿园。有一天等不到家长接送,她自己搭乘65路公交车回家,没想到却因坐反了方向迷路。这个意外,让当时居住在永嘉新村的银行职员太太们有了筹建社区幼儿园的想法。包括王蕙华的母亲邹莲珍在内,不少主妇都毕业于师范院校。她们亲自制定教案、制作教学用具,筹建起永嘉新村幼儿园,先后培养了数百名优秀少年儿童。

 

永嘉新村幼儿园第一届毕业班合照

永嘉新村小学毕业照

 

永新小学亦是如此。学校原址现为天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早年为永嘉新村的“汽车间”。上世纪60年代起,汽车间二楼改为永嘉新村小学“永新小学”所在地。居民凌小桐在永嘉新村幼儿园和永新小学都上过学,他回忆,当年的银行职员太太们人人有文化、熟读四大名著,还会教小朋友们观察乌龟孵化,帮助永嘉新村的儿童们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

 

年过六旬的居民丁宗勇回忆起小时候夏天傍晚,家家户户搬出竹榻放在弄堂里,大家喝着绿豆汤、啃着西瓜、咬着冰棍,新村里300多户人家的孩子晚饭后都聚到弄堂里叽叽喳喳玩耍,打弹子、飞香烟牌子、弹橡皮筋、滚铁环、顶橄榄核子、斗蟋蟀样样玩得乐此不疲。“物质虽不富饶,但幸福感绝对美满”是居民们的集体回忆。

 


 

老龄化状态下的当代社邻关系

 

老邻居们晚年在永嘉新村合影

八十年代永嘉新村居民与女儿

 

王心远的上一个研究聚焦的是中国农村移民的社交媒体使用。这一次,她将研究目光聚焦上海的老龄化社会。她表示,通过人类学研究可以发现,在中国亲缘关系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只有当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将人们剥离对土地的依附以及与土地依附相关的社会关系时,人们才会投入到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外的社会关系。因此,当“朋友”关系成为现代化社交方式的代表时,永嘉新村浓厚的亲邻关系更显独特。尽管几十年来新村居民的变动愈发频繁,但新村的传统却代代保留。

 

永嘉新村居民观展,右一为策展人王心远。 朱雅萍 摄

朱雅萍 摄

 

在工业小镇进行社交媒体研究时,王心远为了增加与潜在研究对象的交流,一天吃好几顿早餐,因为实行拼桌制的早餐店提供了人与人近距离交流的理想空间。同样在永嘉新村,王心远选择居住在居民家中,通过每天与老人们的交流,让居民们纷纷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但学术研究与公开展览的不同特质也带来了最大难题:实名。王心远说,不少居民不毫无保留地将家中隐藏多年的故事与她分享,但要将这些故事展现给世人,难免有所顾忌,不希望出具姓名甚至不希望再现故事的也大有人在。此外,由于展览篇幅所限,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无法公开展示,但对居民老说,一张老照片背后或许就是一整个家族庞大历史的开端,字斟句酌之下虽然已经选取了丰富的展示内容,但仍保有遗憾。

 

居民和父辈之间如此紧密的纽带关系令人印象深刻。“所有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都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和自然界有了文化的中介。”王心远说,永嘉新村的社区文化便是人类学想要努力探究的对象,因此只有沉下心挖掘每一户人家背后的故事,串联成永嘉新村的变迁史,才能像现在这般挖掘出上海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发展足迹中一条崭新的脉络。

 


 

展览信息:

“新村的老故事(二)”永嘉新村特展

时间:2018年10月12日-12月14日

地点:永嘉路578号“都市之光”公共艺术空间(永嘉新村隔壁)

 

栏目主编:栾吟之 题图来源:舒抒 摄
题图说明:永嘉新村
内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新村的老故事(二)”永嘉新村特展展览素材,老照片均来自展览受访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