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母亲和她那代航天人的“神秘”生活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翔 2018-09-12 07:07
摘要:母亲总是一本正经地训诫我:“去去去,小人家勿要东问西问,认真去做侬的功课。等侬长大了,就会晓得格。”

 

母亲退休前在上海航天局802研究所工作,每年中秋节前后,她和她那些航天系统的老伙伴们都会欢聚一堂,共同缅怀奋战在航天战线时的峥嵘岁月。2015年中秋节,母亲不幸因病离世,一年后的9月15日中秋之夜,22时04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当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长征六号”运载火箭直刺苍穹那一瞬间,遥望星空,不由热泪盈眶,心中默念道:“姆妈,当你在天国看到天宫二号从身边掠过时,一定会和你的那些航天老伙伴们一样乐开怀的吧!”

 

“二九七”电校

 

因母亲从未谈及自己年轻时是如何走上航天事业工作岗位,由此,对母亲的过去我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直至几年前一个偶然机会,我看到母亲拿着一本打印的“二九七”电校五十八周年校友通讯录去参加同学聚会时,才得知母亲年轻时曾经在这所学校就读过。

 

“二九七”电校是一座什么学校?怎么从未听说国内还有这么一座学校?母亲又是怎么会在这所学校就读的?

 

母亲的“七二一”大学毕业证书

 

每当回家和母亲聊天时,我总会有意无意地以这本通讯录为由头,和她“东差西差”,总算才对母亲年轻时的“航天生涯”有了些了解。“二九七”电校是当年国家为培养航天军工人才,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设立的一座特殊培训学校。当年,我国的航天事业还处在初创时期,为了高度保密,学校对外便以“二九七”代号称呼。“二九七”究竟是什么含义,据母亲回忆,也许是学校成立的日期,或者是学校的门牌号。在这本“二九七”电校校友通讯录的扉页上,我读到了母亲的同学柴文华,如今已是年逾古稀的老先生写下的一段激情洋溢的文字——

 

时代的列车隆隆的响,青春的歌声充满了车厢。难忘的1956年,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挥泪惜别浦江父老。西去的列车把我们送到了故都——长安。在故都的东郊,我们同窗于“二九七”电校。西安,这里是我们这批年轻人人生命运的重大转折地,也是我们未来事业的美好起点,黄土高原上留下了我们充满朝气的青春足迹。岁月虽已跨越了半个世纪,但回忆往事,却历历在目……

 

1956年,年仅21岁的母亲已在南市区的天佑群学会小学做老师。可天性不安分的母亲不顾外公外婆要其留在上海工作的劝导,执拗地要外出闯荡一番。为此,她经常和外公外婆大吵大闹。母亲是两位老人的独生女啊,他们怎么会舍得让宝贝女儿“远走高飞”呢?

 

母亲是有点任性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西安“二九七”电校来上海招生的消息后,便瞒着父母,悄悄从家里偷出户口簿去报了名。外公外婆知道后,木已成舟,他们只得挥泪“放行”。

 

母亲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上海杨群中学读书时的留影

 

母亲和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一起离开上海,远赴坐落在西安的“二九七”电校求学生涯。这里不妨透露一个细节,母亲原名叫王根娣——这是个非常具有上海特点而又有点俗气的名字。母亲去世那一年6月的一天,我曾特意询问母亲,为何会把王根娣改为王苏诚。母亲笑着说,当年她从家里偷出户口簿到街道报名去西安时,感到自己好歹也算是个小学教师,原来名字实在是有点俗气,便擅自到派出所改名。因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正和苏联老大哥处在“蜜月期”,她想了想,便改名王苏诚。外婆因此气得不得了,但面对自幼倔犟的母亲也只能是无奈地摇头、叹气。

 

母亲和这批从上海赴西安求学的同学,在“二九七”电校这座神秘学校结束学业后,并没有全部进入航天部门工作。她和几个同学由于学业优秀和不懈努力,经严格考核,最终告别西安,投身于上海航天系统的各研究所和工厂,从事航天军工产品的研制与开发。母亲被选调到的是上海航天局802研究所的前身——上海新华无线电厂的仪表科工作。她先后参与研制了多种红旗型号的地空导弹、反坦克导弹以及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制造和发射,成为上海航天系统中的中坚力量和技术骨干。1988年10月1日,为表彰这批从“二九七”电校走出来的第一批航天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国防科工委向母亲和她的那些航天老伙伴们颁发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神秘”而忙碌的母亲

 

在我儿时的记忆之中,母亲总是“神神秘秘”地忙碌着。她每天清晨骑自行车去上班,晚上经常加班到很晚回家。当年,我听到母亲说得最多的一个单词是“基地”——

 

“明天有同事要到基地出差了。”

“基地里又有新的任务了。”

“我多次要求到基地去,可领导说基地条件生活艰苦,女同志不适合。”

 

母亲1956年摄于沈阳

 

至于基地是干什么的、在哪里?母亲从不透露半句。这个单词听了多了,我也会缠着母亲问,可母亲总是一本正经地训诫我:“去去去,小人家勿要东问西问,认真去做侬的功课。等侬长大了,就会晓得格。”直到很多年后我国航天事业的相关信息解密后,我才和全国人民一道知晓,母亲口中的那个基地,就是位于甘肃酒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最近几年,每当我回父母家时,母亲时常会坐在餐桌边望着我,和我唠叨起我在新华无线电厂的托儿所寄托时的往事。母亲说,她每次下班到托儿所接我时,阿姨都会夸奖:“迭个小囡老乖的,躺在睡床上从不哭闹。”听她这么一说,我才依稀想起,当年新华无线电厂的托儿所就设在厂门右边的那座两层楼小楼内,生下我不久,一心扑在航天事业上的母亲便将我放到单位托儿所。

 

母亲的工作手册

母亲被评为五好职工的奖状

 

我少年时经常会缠着母亲带我到她单位兜兜,母亲却总是一口拒绝。问母亲:“你们单位说起来是无线电厂,你怎么从来没有买回来一台内部价无线电?你们生产的无线电是什么牌子啊?”母亲也往往是笑而不语。

 

终于有一天,对我一贯慈祥的母亲在被我缠得头昏脑涨后,火冒三丈,狠狠地朝我训道:“侬迭个小人家哪能茄烦啊!姆妈单位是生产军工产品的,是伐好讲到外头去呃,侬要懂点规矩,伐好问的事体就勿要瞎问。”

 

被母亲这么一训,我从此不敢再提母亲单位的话茬。守口如瓶的母亲直到很多年,单位相关情况在媒体上也解密刊发后,才告诉我,新华无线电厂生产的军工产品其实就是研发导弹技术有关产品。从最初的地空导弹扩展到地空导弹、地地导弹,与地空导弹配套,后来又从导弹领域拓展到卫星和深空探测领域。

 

国防科工委授予母亲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

 

知道这一切后我已成年,每当路过坐落在黎平路的新华无线电厂,便会情不自禁地向那扇颇具神秘色彩的大门投去崇敬的目光,对母亲也平添了几分“崇拜”之情。

 

永远的航天人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而作为老一代航天人,2015年的十月,母亲也将迎来从西安“二九七电校”毕业六十周年,年逾八旬的她早已和同为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的同学何英美阿姨等约好,相聚在金秋。然而,就在母亲准备参加聚会前夕,却突然驾鹤仙去。记忆中,每次去参加老航天人聚会时,爱美的母亲都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

 

2014年10月母亲(前排中)参加就读二九七电校58周年纪念活动时和同学合影

母亲的西安二九七电校校友通讯录

 

受到母亲对航天事业至死不渝的情感的感染,我曾多次想踏入她曾工作过的地方,去感受与分享她和她那些航天老伙伴们的神秘世界,惜母亲在世时我一直未能如愿。2015年10月的一天上午,我终于走进母亲工作过的单位的神秘大门,只是此时内心并无一丝“梦想成真”的喜悦,而是充满了哀伤。母亲去世后,我们在医院里整理遗物时,在她那只几乎每天随身携带的小包里发现里面放着那枚国防科工委授予她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我们明白母亲心灵深处的真正牵挂。

 

走在802研究所宽敞的大道上,望着那一幢幢大楼,一个个实验室,我竭力去寻找母亲和她那代航天人在这里留下的印迹,只是物是人非。随着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研究所不再被神秘所笼罩,电话、地址也已对外公开,所内新一代航天人也都是拥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的年轻人。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二九七”电校这座孕育了我国第一代航天人的特殊学校必将会载入中国航天事业史册。老一代航天人每年相聚,共同缅怀他们人生中那段美好的“激情燃烧的岁月”。正如柴文华老先生在那本“二九七”电校校友通讯录中所写的——

 

半个多世纪悄悄地过去了,我们都老了,大家已从各个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我们的心的永远年轻的。因为我们是五十年代的青年,我们的一生虽然也有坎坷与艰难,可是,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为自己感到无比的欣慰和骄傲。

 

(题图为1957年1月作者父母的结婚照。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翻拍并提供给上观此文配图)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